第(3/3)頁 在小說里,歐司承的人設(shè)本就是喜怒無常,除了對女主,他對誰都是冷漠無情的。 結(jié)婚五年,他一直和顧陌分開住,對待顧陌,也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 可如今他看不起的女人,卻敢這么說他,以他睚眥必報的性格,是絕不會讓顧陌好受的。 顧陌注意到了歐司承的眼神,但表情不變,“你們需要我的時候,讓我替嫁,全然不顧我的感受,如今不需要了,就想要一腳把我踹開,你們就是這么給人做父母的?” 站在男女主的視角,顧父顧母的確是一對好父母。 可是當(dāng)站在顧陌的視角看,這對父母簡直將偏心和不要臉演繹到了極致。 最大的傷害,永遠(yuǎn)來自身邊最親近的人,原身根本不愛歐司承,自然也就不在乎歐司承怎么對她。 她在意的從始至終只有父母和妹妹。 但最后傷她最深的也是這些人。 而原身是局中人沒看明白,她是個外來者卻看的清清楚楚。 顧父顧母嫌棄原身性格不好,卻從來沒有開導(dǎo)過原身,沒有給原身開朗起來的機(jī)會。 嫌棄原身不會才藝,卻從來沒請人來教過原身。 在他們看來,仿佛原身在被他們無視被他們冷暴力對待下,也要像顧靈一樣天真活潑才是天經(jīng)地義的。 而原身達(dá)不到要求,就是原身的錯,和他們做父母的沒有任何關(guān)系。 而且顧靈逃婚的時候,顧父顧母真的不知道嗎? 顧陌覺得不盡然,否則顧靈怎么能那么順利的拿著一大筆錢離開顧家?難道不是因為他們知道歐司承是個怎樣的人,所以默認(rèn)了顧靈逃婚的行為嗎? 也許后來原身也想到這一點(diǎn)了,所以她堅持不肯離婚,無非是想要在父母面前也博取一點(diǎn)關(guān)愛。 卻沒想到,歐司承直接把她送到了精神病院,父母還默認(rèn)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