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顧老師說的對,我們在物質條件上不夠富有,沒有很多錢很多吃的穿的,但我們的精神世界并不窮!只要我們將精神世界的基礎打好了,那些優渥的物質條件,總有一天會到來的!” “李蘭蘭之前可呆了,她都能學的那么好,只要我努力,也肯定成的!” 整所學校的精神面貌都改變了。 同時,李蘭蘭的事跡也告訴家長們,無論男孩子女孩子,只要讓他們讀書,那就可以給家里爭光。 就算是農村孩子又怎么了?他們在智力上一點都不比外面的孩子差,只要努力,只要家長支持,他們也能擁有和城里孩子一樣的將來。 要是以前顧陌說這話,那些爺爺奶奶們肯定不當一回事兒。 但現在有個現場的例子李蘭蘭在這兒,倒是真的讓那些爺爺奶奶們重視起孩子的教育來。 而外面的孩子們通過節目組錄制的節目,看到一所鄉村中學的孩子都能有這樣的上進心,自然也受到了不少激勵。 李蘭蘭回到學校不久,就有人找來了來云中學。 小姑娘在數學方面的天賦已經被國家注意到了,這樣的人才,國家當然不會讓她一直窩在這個小山村。 而且李蘭蘭本身也快初三畢業了,這種時候讓她去更加頂尖的高中,由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對她自然是更好的。 所以李蘭蘭被接走了。 她走的時候,顧陌叮囑她: “以后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心理上的事,都可以打電話告訴老師。” 李蘭蘭很是舍不得,哭了起來。 顧陌說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世上還有許多比你更加厲害的人,你要繼續謙虛努力,老師期待將來能在那些成就貢獻獎項中看到你的名字。” 除了李蘭蘭,其實那些人還想要把顧陌這個優秀老師也帶走。 但顧陌拒絕了,另外有好些名校也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她同樣沒有答應。 甚至顧陌還呼吁,希望記者們不要再來來云中學進行采訪,也希望那些做慈善的人不要再來打擾孩子們的生活了。 “孩子們雖然條件很不好,但并不是差到活不下去了,除了教育方面必須的援助,他們其實并不需要別人的施舍,如果有一天他們習慣了別人的施舍,那么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依舊是如此,我是老師,我要教他們知識和道理,也要教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只有自己爭取來的東西,才不會輕易的就失去,只有自己成為有能力的人,才永遠不會被拋棄,很多人也許是出于好心才來支援孩子們,但你們來了丟下東西就走,你覺得你們是在做好事,卻是縱容他們的懶惰,當慈善變成縱容懶惰的誘因,慈善又有什么意義,所以那些想要做慈善的人,請將你們的愛心,給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