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古代嘛,就喜歡多子多福,并且因為醫療條件等原因,生了還不一定養得活,所以一般都是能生多少就生多少。 就算再窮也要生。 于是原身繼續生。 到宋老四和宋老五這對雙胞胎出生的時候,宋秀才還一下就死了,只剩下了孤兒寡母。 為了養活一家子,原身只得硬著頭皮去找曾經的主家打秋風。 主家是個和善的,給了她一筆錢。 原身在主家本身也是跟在小姐身邊認過字,自然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要不然她就不會選了個秀才當丈夫了。 現在家里有了這筆錢,她迅速做了規劃,決定要培養一個讀書人出來,給宋家改換門庭,絕不能讓宋家一直都是泥腿子。 當時老大老二已經十幾歲了,再讀書也不切實際。 老三年紀倒是小,但是讓他讀個書,跟要了他老命似的,成天只知道出去野,原身根本管不住。 最后,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剛出生不久的宋老四身上了。 在古代極其講究家族概念,通常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因此原身跟幾個兒子商量過后,幾個兒子也都同意了,決定全家努力起來,一起供養宋老四讀書。 就算后來三個兒子分別成了親,也開始有自己的小九九,妯娌間也明槍暗箭的,家里時有小矛盾。 但這個家的總目標是沒改變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一個家出一個能讀書做官的人,對這個家意味著什么。 宋老四也沒有讓一家子失望,第一次考試就過了縣試成了童生,之后又考上了秀才。 這下子,宋家更是認定了宋老四是宋家的希望,更加努力起來。 這種全家齊心協力把勁兒往一處使的氛圍,直到女主穿來,就戛然而止了。 穿越而來的女主是不會明白這種家族概念的,她只覺得全家累死累活去養一個宋老四,簡直就是瘋了。 分明就是老太太偏心小兒子,什么都想要給小兒子,所以就壓榨其他幾個兒子。 而幾個兒子對老太太言聽計從,不叫做孝順,那叫媽寶男,叫愚孝。 要不是老太太這么狠毒,在上面壓榨兒子和兒媳婦,崔氏怎么會鋌而走險把女兒說成是兒子? 她可是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怎么可能會聽從一個自私老太太的擺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