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也可以叫優勝劣汰吧,反正真的要說到實干,溫室下長大的世家子弟自然比不上這些人的務實能力。 但現在顧陌顯然不能明目張膽去用這些人,因為意圖太明顯了。 宋道伯越發覺得顧陌這條路走得極其艱難了,說道:“堡主與虎謀皮,可要小心啊。” 動腦子的地方這么多,整天喝枸杞,好像不太管用吧? 宋道伯覺得自己身為幕僚,好像也幫不到顧陌什么。 不過他精通岐黃之術,決定去給顧陌琢磨幾個養生用的膳食方子。 而如顧陌所想,桓琳的心思就是如此。 他不像其他世家子弟那樣自命清高,明知道顧陌的才能卻還輕視顧陌,覺得她難以與世家抗衡。 他把顧陌的底細摸清楚了,也知道顧家堡的實力比世家想象的更強大。 不然他怎么把擋住胡人南下的一半希望寄托在顧家堡身上? 讓顧陌入朝,本就是順勢而為的。 顧陌真的來了,他其實也松口氣,至少說明顧陌那么高調的表現,無非是為了出名,為了得到朝廷重視而已。 于是給了顧陌官職,卻也不可能真的讓顧陌在朝中如魚得水。 現在桓琳的想法,就是比較糾結。 他既愛惜顧陌的才能,可也忌憚顧陌。 結果顧陌卻愣是要走了一條你桓公對我有知遇之恩我顧子機必當舍身成仁在朝中給你搞幾件大事的路子來。 他要是不配合顧陌吧,顧陌的反應就是: 我以為你桓公與那些狗屎世家不一樣,結果你們并沒有什么區別?讓我給你辦事,卻不給我機會,玩我嗎? 其他人能隨便玩,顧陌能隨便玩嗎? 他只能配合顧陌,不管顧陌成不成,對他其實也沒有天大的影響,因為世家最大的火力,還是集中在顧陌身上。 甚至桓琳也猜到了,罷免清談官員,似乎是顧陌想要改革選官制的第一步。 他其實認為顧陌不太可能成功,也等著顧陌輸。 畢竟建康城不是顧家堡,在顧家堡能做成的事,在建康城,顧陌是做不成的,栽個跟頭她就知道這建康是誰說了算了。 距離罷官事件已經過去三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