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運動員要是真的不難過,會質問他都輸了,憑什么不難過? 輸了就成了整個國家的罪人,連笑的資格都沒有。 一個曾經三破記錄的跳高運動員,因為一次拿了銅牌,就收到一封信,信里面有一根繩子一句話:此繩可以承受70公斤,夠你用來上吊了。 一個有體操王子之稱的體操運動員因為失誤摔倒,與金牌失之交臂,便被國人譏笑問體操亡子,還收到了過激者寄來的刀片。 一個跨欄運動員,因為筋腱受傷退出比賽,就從民族英雄變成了民族恥辱,被國人痛罵你還有臉回來?說換成是自己,爬也要爬到終點。 贏了萬人捧,輸了萬人踩,即便是拼盡最后一絲力量,一旦輸了也要被嫌棄。 所有人都記得他們的失敗,卻選擇性的忽視他們曾多少次讓國家的旗子在賽場飄揚,忽視他們在背后付出的努力。 他們喜歡的不再是奧運會運動員,不是運動本身帶來的愉悅感,只是運動員帶來的金牌。 奧運競技體育的意義,變成了簡簡單單兩個字:金牌。 運動員開始成了欠債的一方。 你的努力是為他們努力的,當你沒有爬到終點,欠國民一個悲情勵志的故事和精神。 你沒有勝利沒有得到金牌,你欠他們一個交代一個說法。 只要你沒有按照他們臆想的場景去成功和失敗,他們就會覺得自己被辜負,理所應當的對你進行道正義的指責。 當面對那些排著隊出來道歉的運動員,公眾們突然意識到,這是不對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