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直到她死去三十年后,九十八歲的她,得到了本該屬于她的殊榮,也讓顧陌這個陌生的名字,以一種強勢而突兀的姿態,闖入到了幾代年輕的心中,并且從此以后,也將永載史冊,被所有后背銘記。 “原來她一直用音樂家的身份做保護傘,原來我們如今用的各種高科技,都有她的身影……” “突然想起我爺爺說,三十年前的某一天整個京城車輛禁止通行,只有警車鳴笛氣貫長虹,原來那一天正好是她去世的日子啊,所以那是國家在為一個偉大人物的離開而表達哀傷啊……” “我記得當年她離開的時候,我才九歲,我媽媽帶我去看了她最后的一場演奏會,那時候,她一頭秀麗的長發,面容絕美,可死的時候,卻是滿臉皺眉滿頭白發,唯一不變的,是她那一如當初溫暖而治愈笑容……” “去時風華正茂,歸來白骨成冢,舍去一身氣血,換得河山無恙,偉大的人選擇不給社會帶來騷動,我們這個國家,從來不缺這樣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而我們卻到她死后三十年,才知道她曾為這個國家做過的事,這分明才是我們真正該崇拜的偶像啊。” “如她這樣的人,其實有很多很多,可我們知道的又太少太少了,甚至很多人,都是在死后多年,才換來你我的相識。” 顧陌也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而那代人,如今都是耄耋老人了。 再次聽到顧陌的名字,知道顧陌的付出,想起當年那個遭遇不幸卻仍努力面對生活的姑娘,都忍不住潸然淚下,忍不住一遍一遍的向后輩講述她的事跡。 曾負責簽下顧陌的人:我日,原來我簽了個偉人! 圓圓:我閨蜜原來比我想象的更牛批,都夠我吹幾輩子了! 然而也有那么一些人,看到曾經顧陌風華絕代的樣子,在看她死時滄桑的樣子,覺得不值。 “好好一個人,當了科學家就變成這樣了,如果是我家的孩子,我寧愿她普普通通一輩子,而不是這樣在操勞中孤寂的死去。” “你家孩子是你家孩子,你怎么知道我陌神在搞研究的時候不是樂在其中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不要解讀別人的生活,也永遠不要站在自己的格局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別人的人生,因為你根本不會懂,就如同天才不會懂你在麻將桌的庸俗而簡單的快樂一樣……” “天才總是有不同于庸人的追求的,對于他們而言,知識和使命才是星辰大海,操勞也好滄桑也好,他們甘之如飴,顏值金錢甚至性命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正因為有他們這種不為世俗所困的豁達,才能一心投入到研究當中,為社會帶來巨大的進步。” “那些說我陌神搞科學后眼里就沒光的人,我就笑了,人家搞得是屬于大氣層的,我們呆著的地方都不知道是地下多少層了,我們這些庸人才需要眼里的光,人家腦子里有光就夠了。” 與此同時,顧陌的重見天日,也帶來了大家對娛樂明星的深思。 因為科學家們貢獻巨大卻生活貧困。 而現在的明星毫無貢獻卻光鮮亮麗占有社會大多數資源和財富,這難道不是社會的退步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