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完這滿篇的仁義道德,我扒拉了半天,終于在字縫里發現了吃人兩個字。” 大多數人看完他的報道真的直接生理性惡心了,說是關愛女性,其實是打著關愛女性的旗號殘害女性,完完全全掛羊頭賣狗肉。 “我對他新聞稿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女性只要不拜金,就不會遇害,這太他媽離譜了吧,女性要是遇害了就一定是因為拜金?所以活該遇害?” “一邊假惺惺叮囑女性外出要提高防范能力,一邊又用僥幸的語氣說幸虧這些女的防范能力不高,不然這個村里都沒法延續香火了,這哪里是在關愛女性,明明是在關愛村子里的男性,覺得女性是應該被犧牲的,就應該是為娶不起媳婦的男人傳宗接代的!” “你可以不反映現實,但至少也不要扭曲事實三觀吧?你自己說說,一個被拐婦女被虐待出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值得宣揚嗎?照這邏輯,走在大街上無緣無故被人殺了是不是還要感謝殺人犯替你家省了幾十年糧食啊?” “比起扭曲真相和事實的假正能量和美好童話,我們更需要的是血淋淋的現實來告訴婦女兒童被拐的可怕以及通過對買賣人口的譴責來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當然,只通過一篇報道就說這個記者三觀有問題,肯定有失偏頗,可問題是這個記者的報道就沒有一篇是正常的。 在那篇“被拐女子拋夫棄子回城里重新嫁人,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的報道中,他還對另一個逃出大山嫁人的女人進行了抨擊。 因為那個女人跑了后,買她的男人不甘心找到城里來求助記者,這個記者寫了新聞稿抨擊還不算,還幫助男人找這個女人,對這個女人現在的生活進行跟蹤報道,呼吁女人回歸大山、回歸質樸,回歸家庭去伺候好男人為他多生幾個孩子延續香火,而不應該被城市的繁華迷了眼睛。 網友們對此的反應,“……??” “臥槽,在華國拐賣婦女犯法不是眾所周知的事嗎?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記者,竟然還堂而皇之的幫助買家找被拐賣的婦女,勸那個女人回去繼續被強女干?” “孩子孩子,這個被拐賣的女人難道不是她父母的孩子?她的父母就應該忍受失去女兒的痛苦了?她首先是一個獨立意義的人,其次才是個女人,她的一生不應該單純為了兒女而存在,更何況這個孩子還不是她自愿生下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