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家辛苦干扶貧工作,拿一部分錢維持生活正常開支,不也正常的嗎?村里人沒意見,顧陌沒意見,你們這些鍵盤俠哪來這么大的意見?” “而且之前有人去村里采訪的時候,鄉(xiāng)親們說過,其實村里的分紅顧陌都不想拿的,是村里人硬塞給她的,這都是村里人的心意,也不多,顧陌拿著,沒毛病吧?” 沖著這一點,也有人開始深挖了,顧陌在扶貧工作中到底有沒有濫用職權,為個人謀取私利。 企圖在網(wǎng)上或者通過網(wǎng)絡形式找到這方面的證據(jù),是很難的,因為顧陌火歸火,但是關于她在顧家村的一起,網(wǎng)上能找到的資料實在是有限。 誰讓顧家村現(xiàn)在還沒有到家家戶戶都用上手機的那一步呢。 所以要打聽到準確的消息,就只能往顧家村跑了。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開始往顧家村跑。 便宜的顧家村陡然之下好像一下熱鬧起來,車子在那條盤山馬路上進進出出,都是些不認識的陌生人。 還有村民嗅到了商機,跑到村里的必經(jīng)之路上支了個小攤子賣水買特產(chǎn)的,遇上那些來問他們各種奇奇怪怪問題的人,他們也樂意回答。 尤其是有關顧陌的問題,他們回答的多了,都有一套固定模板了。 當然,村民們的話也不能盡信,那些喜歡拿石錘摁死人的,也沒忘記去隔壁村采訪,更沒忘記去政府那邊打聽。 這些人很快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反饋到網(wǎng)上。 原來修馬路的時候,顧陌也個人出資了幾萬塊。 幫助家鄉(xiāng)發(fā)展的好多設備全是她自己花錢買的,而這筆錢經(jīng)過她此前所在公司的證實,是公司給她的遣散費。 因為對公司有功,所以遣散費還是相對可觀的。 建學校的時候,差的錢是她自己默默補上的,用的就是村里人給她的分紅和自己的遣散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