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重返三妙宮-《問心抉》
第(1/3)頁
紫瓊山位于宗國南部,算不得名山大川,但是山色也頗為清秀。
如果說連綿十余峰的落鳳山山勢險峻而雄起,那么紫瓊山則是清新而淡雅。
一條大理石方磚鋪筑的道路彎彎曲曲地穿梭在山間,在層層疊疊青翠的松林的掩映下時而露出一兩截,就像是一條盤繞山林的白河。
一座座亭臺樓閣倚靠在白河之畔,在蒼松之間露出一兩角來,古色古香,煞是可喜。
自山腰至山頂,一片樓宇林立而起,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各自倚借著地勢,相互輝映,在亭臺樓閣之間是曲曲疊疊的走廊,回環(huán)迂折,宛如迷宮一般,令人眼花繚亂。
而從山頂引下來的河流則環(huán)蕩在亭臺樓宇之間,或為涓涓細流,或為汩汩明泉,或成飛湍瀑流,或成靜水鏡湖。
石制的、木制的高低橋梁橫架波上,如龍蛇般曲折游走,騰云駕霧,又如彩虹行空,令人目眩。
當這清脆秀麗的山色漸漸映入楚風的眼中時,楚風的身軀不自禁地微微顫抖了起來。
這里的景色他曾無比地熟悉,他在這里生活了七年,修行了四年,這里幾乎充斥滿了他童年的回憶。
他甚至清楚地記得這座山里的每一處山坳里盛開著怎樣的花,那曾經(jīng)模糊的記憶在這一瞬間變得無比鮮活,無比清晰。
他的父親楚疏本是紫瓊山下一座鎮(zhèn)子酒樓的大廚,手藝一流,遠近也算有些名氣。
楚風的母親在他七歲的時候便因病過世了,在楚風的記憶里,只留下了一個隱約模糊的印象。
在母親過世后不久,楚疏深感生命之無力脆弱,便萌生了修道之心,故而便帶著楚風走上了紫瓊山。
只是因為楚疏年紀實在太大,又資質(zhì)平平,修行注定了一事無成,因此三妙宮也不愿意招收楚疏為弟子,倒是覺得楚疏做菜的手藝一流,將楚疏留在了宮中主廚。
而楚風跟隨父親上山后便見到三妙宮眾人修行,見到這些修士在天上自由飛翔,如同飛鳥一般自由自在,作為一個只能腳踏大地的凡人,心中難免會感到那么一絲羨慕。
有時候,幼年的楚風坐在后廚的門前,看那些修士飛行一看就是一天。
這一切都被素來沉默寡言的楚疏看在眼里。
于是,作為一個父親,楚疏很俗套地在一個下著大暴雨的夜晚,跪在了三妙宮的祖師殿前,懇請掌教呂牧之將自己的兒子收入門下。
這一跪,就是三天。
呂牧之見楚風資質(zhì)實在太差,本不愿意收徒,但是一直沒有弟子的歸元一脈脈主洛星卻念在楚疏這些年為三妙宮做事盡心盡力,楚風又是一個老實本分的孩子的份上,便出面為呂牧之解決了這個難題,收下了他多年以來的第一個弟子,也是他唯一的一個弟子。
爹,我回來了。
師傅,我回來了。
“三妙宮,古之大派,曾經(jīng)無比繁榮,而今又退回這祖庭,滄海桑田,真是令人扼腕啊。”鳳棲梧一聲嘆息,道。
楚風皺眉看向鳳棲梧道:“三妙宮過去怎么了?”
三妙宮的過去楚風并不是很清楚,洛星也從未跟他提起過,他所看的書籍也不曾涉及到這些門派的盛衰興亡,因此楚風的確不知。
“三妙宮于三萬兩千年前為一位叫做平玉虛的前輩所建立,那位前輩修為高深,似乎應(yīng)當為大帝。”
接話的卻是路駑,四人中論修為雖然他不是最高,但是論閱歷,論見識,鳳棲梧卻是遠遠不如他的。
“但是不久之后,平玉虛前輩便身亡了,這段歷史太遙遠了,具體的細節(jié)已經(jīng)無可考證。但是平玉虛前輩所留下的三門功法都頗為玄妙,即便前輩身殞,他的門徒也繼承了他的事業(yè),將三妙宮發(fā)展壯大。”
“三妙宮極盛的時期與傲劍洞天、天工府、星辰島,以及當時還在揚州的滄海閣這些大派齊名,最鼎盛之時,甚至還壓過各派一頭,傲視一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新宁县|
太原市|
万年县|
翁牛特旗|
安龙县|
无棣县|
万盛区|
高要市|
方山县|
巴塘县|
任丘市|
永泰县|
武胜县|
进贤县|
城市|
工布江达县|
日喀则市|
鄱阳县|
赣州市|
霸州市|
咸丰县|
伊通|
平定县|
桓台县|
陈巴尔虎旗|
龙门县|
乌拉特后旗|
仁化县|
砀山县|
镇原县|
延长县|
清原|
平昌县|
青海省|
泉州市|
自贡市|
武宣县|
比如县|
偃师市|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