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當世大儒,劉宗周的弟子遍布神京城,可以說桃李滿天下,再加上他本身是浙江人,朝中只要是浙江出身的進士,都會不自覺的向他靠攏。 尤其是東林黨聲勢浩大,而其他黨派日漸式微,劉宗周作為浙黨的代表性人物,自然而然的扛起了大旗。 沈亮跳下馬車,遇見了同樣來拜年的黃宗羲、陳洪綬等人,便熱情的打招呼。 黃宗羲等人對沈亮這個小師弟觀感頗佳,笑著回應。 性子跳脫的張履祥更是親熱的拉著他的手,不顧沈亮嫌棄的眼神,道:“小師弟,多日不見,你越發的俊美了些。” 沈亮使勁把手給抽出來,不動聲色的在衣服上蹭了蹭:“師兄,下次說話就說話,別動手動腳的,我可不是背背山。” “背背山是什么?” “就是……”沈亮剛想給他普及一下后世的知識,就看見劉宗周從內院走了出來,連忙閉上嘴巴。 此時劉宗周的身邊還有一個男子,胡子一大把,臉上皺紋很深,曬得烏漆麻黑,看起來起碼有六十歲。 劉宗周看到濟濟一堂的弟子們,笑道:“太沖、章侯、考夫、仲安,你們來的正好,這是老夫的摯友,黃道周,你們可稱他幼玄先生,幼玄乃天啟二年進士,蒙圣上召見,今日才至京城。” 張履祥和陳洪綬聞言大驚,忙跟這個老頭見禮。 沈亮不明就里,他腦海中似乎聽過黃道周這個名字,但是印象不深,他扯了扯黃宗羲的衣袖,小聲問道:“師兄,這人誰啊?” 黃宗羲一臉神往道:“你連幼玄先生都不認識?他可是個大大的直臣!” 沈亮對這些歷史名人知之甚少,僅有的一點記憶,也都在大學四年混著西北風喝進肚子里了。 黃宗羲見他真的不知道,便解釋道:“說起幼玄先生,那可真是一段傳奇,想當初隆乾三年,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凌遲,大學生錢龍錫被牽連,定了死罪,滿朝文武,支支吾吾,竟無一人敢為錢龍錫辯護。 幼玄先生連夜起草奏疏,直言圣上殺害許多閣臣,只會讓國家蒙受損失。圣上大怒,但是愛惜幼玄先生,把折子駁回,誰知道幼玄先生再次上書,言為國體、邊計、士氣、人心留此一段實話。 圣上因此免了錢龍錫死罪,可幼玄先生也因此被牽連,連降三級。 隆乾五年,幼玄先生請病回鄉,上書小人被任用,掌握權柄,實則懷揣著違抗圣上命令的逆心,導致兵匪劫掠侵奪的禍亂發生,天下動蕩不安,禮樂升平的景象一去不復返。圣上說他憑空捏造、胡亂臆測將先生罷官,貶為庶民。 后來圣上召回幼玄先生,官復原職,還提拔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充經筵日講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