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賈寶玉哈哈大笑,說道:“沒關系,小朱他們已經學了不少的字,以后下了班,就讓小朱帶著你們學習識字。 而且以后招錄學徒的時候,必須要提前培訓,達到標準后才能上崗。” 聽到這句話,趙剛等一眾匠戶都跪下來,“多謝大人,大人不但給咱們發(fā)餉銀,還教我們識字,真是再生父母。” 古人的心思沒那么復雜,誰對他們好,他們便對誰好。 賈寶玉讓他們起來,摸著下巴道:“衛(wèi)所里識字的人不多,這明顯是不行的,看來必須要提高他們的識字率,開辦掃盲班。” 無數(shù)實踐證明,識字的人組成的軍隊,比不識字的人組成的軍隊戰(zhàn)斗力要高出不少。 不識字的人,雖然也有聰明的,但是許多事情只能在肚子里明白。 軍隊里一些軍令傳達,不識字的人就需要通過別人的嘴才能知道。 不識字,一輩子也就是個大頭兵。 就算是當乞丐的朱元璋,那也是在皇覺寺里學了好幾年的佛經,才有了后來的作為。 出了兵器房。 賈寶玉便來到戰(zhàn)兵營。 這里有不少的工匠帶著許多難民在幫助軍營蓋房子。 軍營的房子不需要太精細,但是質量方面必須過硬,而且要建造的大一些,否則光是材料就要耗費一大筆銀子。 賈寶玉現(xiàn)在是個土財主,但銀子也得花在刀刃上。 衛(wèi)所里的女人們也都沒閑著,賈寶玉讓那個李貴采買了一批布料和棉花,讓這些女人按照后世作戰(zhàn)服的樣式,給軍隊縫制軍服。 軍隊的服裝必須要整齊劃一,這樣才有氣勢,也能增加士兵們的榮譽感和認同感。 難民仍舊源源不斷的往天津左衛(wèi)涌來。 賈寶玉的招兵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現(xiàn)如今賈寶玉的隊伍已經上升到了2000人,分作四個大隊,每個大隊五百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