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拋去溫家村本身隱藏著的秘密,溫榮軒的故事結合溫建元所透露的只言片語以及被白僳拿來的那本書,搭配著書籍原來記錄的和后來寫上去的雜亂筆記,能推出一二。 溫家村有秘密,這一點毋庸置疑。 盡管被村子掩藏起的秘密還未完全明了,但從村子及村人處處透露的異樣來看,和魚、湖……等有所關聯。 村子的秘密給村人帶來的改變是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卻不怎么徹底,這也導致了,村人的思想會有所差異。 認為改變不了村子,自身力量太微弱的,會選擇逃離生長的地方,遠離山村,逃到城市中。 雖然這并不能徹底斬斷作為溫姓的村人與村子的聯系,但可以盡可能地削弱聯系,最終逃離者只需要葉落歸根。 這也是村子祠堂中牌位這么多的原因之一。 村中所有的亡者都被送了回來,就算死在外面最后也要埋在 如果心思不夠狠,不舍得斷了與村中親緣的聯系,會在時間的推移中隨波逐流,逐漸與其他村人同化。 又或者,如同溫榮軒這般,走了第三條路。 “打斷一下。”圍坐在一起聽講述的未成年人舉起了手,“怎么會出現第三條路的?” 主講人唐諾推推眼鏡:“這就是我要馬上要說的。” 戴眼鏡的青年將手上拿著的巴掌大的書朝前一推,擺在了桌子中央。 “就是這個。”唐諾說道,“溫榮軒拿到了這本書。” 其實你要是往前追溯村里的人,肯定也會有人同溫榮軒一樣生出走“第三條路”的念頭。 為什么要遵從村子里的一切?為什么大家都要浸入村子的秘密里?為什么……所有他們要遭遇的,都是為什么? 過去的人往往是有了念頭卻無力可使,也可能是他們努力過了,去外面尋求幫助都失敗了。 知道溫榮軒誕生了同樣的想法,并且有人給他送來了這本書。 之前提到過了,溫家村并不是對外封閉的。 村里的人會下山采購,大部分時間與外界還是有正常交流的,溫家村在附近村落及山腳下的鎮子中的風評除了有些孤僻外,竟然還是正常的。 溫家村只有在大小節慶或者說獨特的祭祀活動時才會謝絕外人來訪,但這也不是說完全沒機會參與,只要你能跟村里的人溝通報備好,提前進入,這樣你就能留在村子里,等活動結束后再離開。 只要人還能離開。 溫榮軒便是從這么一個外來者拿到了這本書。 他在扉頁上寫自己于幾月幾號遇見了一個身形瘦弱的男人,具體容貌沒有描寫,就講他們交談甚歡。 甚歡到什么程度呢?溫榮軒把自己心中煩惱的事用“我有個朋友”這一托辭開了口。 男人聽了,露出了神秘莫測的笑容,在離開村子前送了他這么一本書。 那人說,溫榮軒所苦惱的事能在書中得到解答。 溫榮軒當時不理解,并在初次翻閱后頗受震撼。 據他本人批注,他第一次看這本書人暈了過去,害得他家里的人緊張了好久。 醒來后的溫榮軒心有余悸地把書放了起來,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次翻開。 直到……直到溫榮軒父母的在他面前變了模樣。 “哦,是不是變成了長得像魚的樣子?”高天逸再度插話,被一旁的寸頭警員刮了一眼才收回了手。 具體變了什么模樣溫榮軒也沒記,在場的人姑且是以魚眼村民為初印象。 “溫榮軒在扉頁往后幾頁的空檔里寫到——這也是我的未來嗎?為什么我們要變成這個樣子……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 聲嘶力竭似乎通過劃破紙面的文字傳達出來,也因為用力過猛,導致后半頁的字直接看不清,還好前面的內容并不重要。 溫榮軒對父母的所見再度刺激到了他,于是青年把外人所贈導致這本書找了出來,重新開始翻閱。 這一次,他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沒有把書放下。 一周讀不完就兩周,兩周讀不懂就一個月……然而溫榮軒似乎并不具備這方面的天賦,明明已經看到了通往第三條路的大門,他卻花了很久。 “并不具備天賦……”夏成蔭念道,“下午那樣子也叫做沒天賦嗎?” 寸頭警員眼角一抽,仿佛又看到了潺潺淌進來的黑色淤泥所凝聚出的黑芒,打散了還會蠕動著聚集,還不好直接觸碰受傷,不然就要被上昏睡、失憶的debuff。 這樣是沒天賦的話,有天賦會變成什么樣? “其實是溫榮軒他自認為……因為他失敗了。” 接受、逃離、改變,行走于第三條路上的溫榮軒失敗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