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盡可能的讓受力均勻起來,隨后一點點的拉長護罩的前后距離。 半分鐘之后,我終于成功的把陽氣護罩拉成了橢圓形。 在我不斷的調整下,陽氣護罩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小,我的前進速度也開始逐漸的變快。 但這樣我并不滿足,雖然承受的壓力變小了,但畢竟還是有壓力的。 把護罩拉伸成橢圓形之后,我就開始集中護罩的前半部分,讓護罩的前端逐漸的朝著三角形靠近。 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多邊形,不但可以相互支撐受力,而且還能利用前端的尖銳形狀破開風壓。 簡單的說這種形狀,可以在高速的空氣流動中破開空氣,就類似于一把尖刀插入其中一樣。 這種形狀可以最大限度的撕裂空氣,強行把巨大的風壓分成兩邊。 而我的陽氣護罩是可以自由調整方向的,我只需要把正面沖擊過來的陽氣分開,然后順其自然排到后方,理論上就能把壓力縮減到可以忽略不計。 只不過這個三角形需要多大的角度,長度有需要多少,這個還需要詳細的斟酌嘗試,光靠理論是沒有辦法測算出來的。 畢竟我只是一個學考古的,并不是技術性的理工男,這種復雜的計算我確實不行。 不過事實勝于雄辯,再強的辯才再強的理論,也是沒有辦法做到完美無缺的。 但是實踐是可以出真理的,要想完美無缺只有用事實說話。 我不斷的拉伸凝聚陽氣護罩的前端,片刻之后我的陽氣護罩就形成了一個以三角形為基礎的圓錐形,圓錐形是我再三嘗試之下才決定的形狀。 這種形狀可以最大限度的把阻力減到最低,整個嘗試我耗費了兩分鐘,我的前進速度也越來越快。 在我身后的空相和法相的阻力也大幅度減少,我給他們分擔掉了超過八成的阻力。 空相本來就是手段非凡,剩下的兩成阻力,在他的手段之下,幾乎沒有任何的難度就被分解掉了。 我們一行三人,就這樣一步步的往前走著,漸漸地越來越深入這片區域。 天空越發的黑了下來,在我們小心翼翼的前進中,周圍的景色越來越古怪。 “大師,你看這天上明明艷陽高照,為什么這里給人的感覺這么壓抑呢? 明明陽光普照,我卻有一種陰雨天的錯覺,這里沒有絲毫的陰氣,去陰風狂猛到底是怎么回事?” 走了一段路,我實在是不明白怎么回事,只能向空相求助。 老和尚見識廣博,我想他肯定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