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50章 風云(6)-《我祖父是朱元璋張浩朱允熥》


    第(3/3)頁

    這個法子好,別說是淮安等地的衛所水師,就算是九邊重鎮,郭英也鎮得住場子。

    隨后,就見朱允熥看著徐輝祖,“軍隊中,這樣的事絕不是個例。淮安府靠近兩淮鹽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駐軍軍官和鹽商還有權貴之人勾結謀私。其他地方,怕也是如此!”

    “譬如,有茶鐵便利的,有糖布便利的,或者駐守在各個海關港口的.....各個邊鎮可以和韃子蠻子私下往來貿易的!”

    朱允熥頓了頓,繼續道,“回頭,各地鎮守武官的名單你呈上來,凡是在當地兩年以上的人名,勾出來。”

    邊上的朱高熾心中暗道,“熥子這是動了,調換各地軍官的心?”

    應該是的!

    再加上最近的各地總兵調度,還有讓李景隆的差事是巡視各衛所的糧儲兵備,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邊關先不說,內陸各都司就是一個大換血。

    “還有!”朱允熥冷著臉,“各地衛所的指揮使千戶都是世襲,這很不好!軍隊,應該是才能卓著者,方能身居高位,而不是靠著父祖的功勞,一步登天!”

    其實大明朝武人世襲,世襲的也并不完全是官職。

    指揮使的兒子也不可能直接當指揮使,也不能落地就是軍官。而是要每隔三五年進行考試,經過都督府和兵部的考核,認為他合格了,才能給與官職。

    但是,但是話說回來。

    這樣的考核都是邊鎮之地,有著強大外敵,軍隊需要保持高昂戰斗力的地方。而至于內陸地區,甚至沿海地區.....

    戰斗力高昂時刻想著打仗的衛所,當地官府不愿意看到,當地的百姓也不愿意看到。但和百姓還有文官衙門,井水不犯河水的衛所,人人都喜歡。

    再者說,關系嘛!

    各地衛所指揮使都是有功的將領子弟出身,或者干脆就是悍將擔任。既然是內地,沒有外地的地方,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松松手,世襲的事上睜只眼閉只眼,皆大歡喜了。

    而文官集團,對于這種世襲的軍官制度,出人意料的持贊同乃至支持觀點。

    再能打,你在衛所當了幾年地主老爺,你也不愿打仗了,而且你還得看文官的臉色。若是你整日吵吵著大丈夫功名馬上取,要去邊關駐守,要出塞,所有的衛所指揮使千戶們,都是一言不合就抽刀殺人的橫貨,文官們才頭疼。

    綜上種種,才是導致大明的衛所制度最終崩壞的原因。

    “五軍都督府兵部的考核,以前做沒做樣子,朕不計較了!但以后!”朱允熥說著,忽然看向朱高熾,“洪熙!”

    “你丫又叫我作甚?”朱高熾心中怒道。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宜城市| 汤阴县| 泰兴市| 英德市| 新竹县| 宁化县| 巫溪县| 甘洛县| 宣化县| 陇川县| 普格县| 甘谷县| 绥滨县| 锦屏县| 托克逊县| 青冈县| 德庆县| 天等县| 鹿邑县| 中山市| 余姚市| 玉田县| 扶风县| 广昌县| 新沂市| 河北省| 久治县| 湾仔区| 英吉沙县| 静乐县| 张家港市| 武胜县| 上林县| 田阳县| 锡林郭勒盟| 多伦县| 海晏县| 德化县| 左云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