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歲爺,查清楚了!” 依舊是在武昌城外最破敗的河沿兒大街,臨近中午時分,朱允熥不顧手下的反對,執(zhí)意甩開了李景隆跟何廣義,隨便找了一家館子。 剛坐定,菜還沒上,胡歡就輕手輕腳的過來,在朱允熥耳邊嘀咕,“從武昌走水路走私到襄陽。” “武昌這邊是九省通衢,襄陽是南北分割重鎮(zhèn)。為了逃避襄陽的賦稅,所以有商人以官船撈沙子為幌子,半船沙子半船貨,走水路進(jìn)襄陽。” “沙船既有官府的公文,襄陽那邊就不查驗。這一來一回的,逃的稅不是一星半點!” 朱允熥坐在餐桌邊,就看著江上往來的風(fēng)帆,張口問道,“那走私的是什么人呢?誰家的商人這么膽大,以官府沙船的方式走私?” “呃...”胡觀微微沉吟,“走私的人,就是幫著走私!” 朱允熥直接就笑了! 明白了,這就是一條專門幫別人走私的線兒。 但他的笑容顯得有些陰冷,因為這種專門幫人走私的行徑,必然是官府之中大有關(guān)系的人才敢如此。 而且,遠(yuǎn)比商人走私更加惡劣。 試想一下,這事不是一個人就能干成的,而是從上到下多少人都參與其中,是一條利益連接線。 “所以,這也就是徐家姐弟的父親姐坊等沉船之時,另一艘船見死不救的原因!”朱允熥冷笑道,“也正是他們死命遮掩,不許百姓告狀鳴冤的原因!” “萬歲爺圣明!”胡觀低聲道,“船沉了人死了,無論是撈船還是撈尸首,都要驚動長江水師那邊.....這事定然就包不住了!” 朱允熥瞇著眼睛,“其實也有另一種可能!會不會是,沉船之時船上的民夫發(fā)現(xiàn)了夾帶走私,所以有人故意的見死不救.....殺人滅口呢?” “萬歲爺明見萬里!”胡觀又道,“定然有這個可能。但現(xiàn)在,死無對證!” 說著,他頓了頓,繼續(xù)道,“昨晚上,下面人就開始著手去查了。第一個查的,就是當(dāng)日另一艘沒沉沙船的船老大和監(jiān)工,可意外的是,這兩人都......” “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朱允熥冷眼問。 “是!”胡觀低聲道,“不但他們找不到,連帶著他們的家眷也找不到了!” 說著,他看了下朱允熥臉色,“他們找不到也不要緊,船能找到就行。他們用的既是官船,那找武昌船舶司的人就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