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幸好后來他們有個同學是外科學的研究生,靈機一動,掏出一個小手術刀,消了毒之后,在牛腿的脈搏處,割了一個小口,于是順利地將輸液管放了進去。 隨著幾瓶液體進入牛的身體之后,冀鋆就明顯感到老牛的眼睛都有了光彩。 他們這一番操作,老牛沒有掙扎。冀鋆不知道牛是因為體力消耗過大沒有力氣掙扎,還是因為牛知道這些人是來救它的,因此非常的配合。 開始補液的時候,冀鋆他們也不知道應該給牛怎么樣的補液。 上大學的時候,學過《法醫學》,但是沒有學過《獸醫學》或者《動物醫學》。 當時,一股子熱情就興沖沖跟著師兄去了農戶家,到了之后才知道有很多以前完全沒有遇到過的困難。 不過師兄一點也不慌張,只是笑著跟他們說“按照公斤體重來唄!” 一句話提醒了冀鋆,同時頓時升騰起一種“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的感悟,真是收獲大大的! 兒科醫生給嬰幼兒補液就是按照公斤體重,于是師兄帶著他們給牛也是按照公斤體重補液。 記得農戶說他家的牛有七八百公斤,一般而言,成年人體重八十公斤就算胖的。 師兄于是按照人的十倍體重進行計算輸液量。 一般一個成人要是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補液量至少要在三千毫升左右,那么如果五百毫升瓶子,就需要六大瓶子的液體。 但是牛的體重是人的十倍甚至以上,就接近于六十瓶五百毫升的液體。 同時又因為抗生素不能被稀釋太猛,就是說溶解抗生素的液體不能太多。他們當時用的是一百毫升和二百五十毫升的液體里加抗生素。 頭孢類的抗生素一日兩次,一個成年人需要“兩瓶”,雖然抗生素的濃度可以加大,但是,也擔心藥液太濃會損傷牛的血管,于是用了八個瓶子裝抗生素。 那一次給牛輸了連大帶小七十多瓶的液體。 隨著液體的一點點流進牛的血管,他們看見老牛的身體已經明顯不再繃的那么緊,渾身肌肉都舒展開來。 想來隨著液體的輸入,能量逐漸補充上,體溫也開始緩慢下降,整個狀態明顯好轉。 最后他們看牛的呼吸開始平穩均勻,腹部的體溫不再那么滾燙,而四肢也有了溫度,師兄決定離開。 冀鋆記得要離開的時候,老牛非常溫柔地看著他們幾人,似乎是滿含感激,還有點戀戀不舍的樣子。 師兄看冀鋆非常喜歡這個牛,就跟她說, “你可以上前去摸摸它。” 于是冀鋆聽話地上去摸了摸牛的頭,輕聲地告訴它, “別害怕!我們是醫生,我們是來救你的!” 然后,令冀鋆永生難忘的一幕出現了,老牛的大眼睛,定定地看著她,接著忽閃忽閃眨了好幾下,竟然留下了眼淚! 冀鋆瞬間淚目,頓時覺得這一整天的辛苦特別值得! 各位朋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我會繼續努力。 平時,白天上班,晚上才有時間碼字,有時,晚上23點30后上傳的時候也不少見。 我上傳后,通常都會再聽一遍,看看有沒有明顯錯誤的地方。 常常,在第二天的時候,看到好多朋友在凌晨給我投了支持票,我非常感動。 謝謝各位朋友! 最近幾天,有可能會因為上網不方便,導致上傳章節出現延遲,請多多體諒! 再次懇請各位繼續支持我!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