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口口聲聲不忘父兄之仇,可見你也是個重情重義的女子。那么我問你,陳國公將你從大牢里救出來,與你之間也有一定的恩義所在。撇開男歡女愛的因素,你又如何報答陳國公的搭救之恩?他給你錦衣玉食,給你榮華富貴,讓你體體面面地成為國公府的姨娘,你就這樣回報他?你可知道,你當時是重犯之女,以你的身份,即便是把你賣到青樓或者軍營也是尋常,如果能給普通人家做奴做婢都已是謝天謝地!如今你滿心滿眼為了那虛無縹緲的仇恨,而將你枕邊之人的恩情棄之于敝履,你又有什么資格在這里滿肚子委屈地恨天怨地!” 冀鋆想起前世曾經(jīng)遇到一人,此人總是標榜自己是信佛之人,善良得不要不要的。說她看到乞丐,流浪貓狗會如何如何的難受,如何如何地不忍心。 活脫脫一個活菩薩的形象。 可是一轉身,此人每隔幾天就會跑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買家禽,而且必須買了雞鴨之后,還讓小販,當著她的面現(xiàn)場宰殺雞鴨,說這樣剛殺死的雞鴨,做出來的菜肴味道新鮮。 既然反復說自己信佛,心心念念地良善不殺生,那怎么殺雞宰鴨,吃起肉來毫無心理負擔? 而且還必須要當著面宰殺! 這難道不是妥妥的偽善?難道不是無聊的自嗨? 除了把自己感動的一塌糊涂,還能打動誰? 冀鋆看著向姨娘有些錯愕的表情,知道這些話從來沒有人對她講過。 雖然自己短時間內(nèi)組織出來的言語,未必能夠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但是對她的心理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沖擊。 實際上,在冀鋆的眼中,向姨娘就有點類似那種從小被嬌慣著長大,而且也沒見過太多世面,更沒有接觸過社會上的人心險惡的小女人。 從普崴山到陳國公府之后,都是處在一個被保護的很好的一個環(huán)境里。 陳國公的姨娘眾多,自然顧不上向姨娘的心理問題,或者是根本都考慮不到這樣一個問題。 想她自幼生長的普崴山突遭變故,然后淪為階下囚,很快又成為人家的姨娘,雖然有些起伏,但是遠遠沒有達到那種明朝崇禎的女兒長平公主的悲慘境地。總體上,基本沒有什么重大創(chuàng)傷。 不過,雖然在陳國公府錦衣玉食,但是與她心目中所盼望的那種夫榮妻貴的日子,再或者與愛侶攜手江湖的日子還是相距甚遠。 因此,向姨娘內(nèi)心總是有非常多的不甘心,不快樂。時間長了,再有人乘虛而入,給她灌輸一些扭曲的觀念,那么她自然而然地就會把她如今的不甘心不快樂歸結于江夏郡王的剿匪行動上!從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就有點類似一些沉迷于網(wǎng)絡的孩子,他們或者因為自身遇到了難解的家庭問題,或者自身受到了校園霸凌無從逃避,或者學習方法學習成績等等問題得不到很好的疏解,那么這個時候突然之間接觸了網(wǎng)絡,于是便很容易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其實,穿越過來的冀鋆想,古往今來,概莫如是,無非表現(xiàn)形式不一樣而已。 此時,畢四兒身上的大火已經(jīng)被尹宏命人澆滅,美琳等圍觀的貴女們,被旸旭縣主和沺黎縣主等人引著離開了枯井周圍。 陳拙鑫面色暗沉,但一直沒有言語。 他著實沒有想到這個不爭不搶的向姨娘還能惹出這么大的亂子! 美琳和關靜秋把冀家姐妹引到的這里,但是,誰又故意向美琳吐露的枯井信息? 為什么選枯井?是不是有人存心要周桓和冀家姐妹發(fā)現(xiàn)枯井里的秘密? 冀鋆假意從袖中取出帕子,帕子里裹著那只含毒的珠釵。 當時用釵子刺了關靜秋的丫鬟之后,冀鋆還是心里有點不適,于是便不再佩戴,而是包裹起來藏在了衣袖中。 冀鋆密切關注著向姨娘的動作,就是再有招數(shù),即使不動手,不用腳,身子也得有變化吧?總不至于,向姨娘內(nèi)力深厚,站在那里,周身氣息就能殺人? 有那本事,早對周桓和李宓下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