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筆寫不出兩個洪字! 如果洪培菊騙人,傳出去,十里八鄉都得戳他的脊梁骨!他就會抬不起頭來! 可惜,善良,或者愚蠢如寶茳的父母,哪里知道,洪培菊根本不在乎“戳脊梁骨”! 從一開始,洪培菊的目的就是“騙錢”! 冀鋆堅信,洪培菊,從一開始知道寶茳家有些家資開始,就沒打算真心實意地幫忙! 因為如果真如洪培菊做承諾的那樣,幫寶茳找個好親事,把這些錢財做嫁妝,那么,最后,洪培菊只能掙點“傭金”,或者說“好處費”! 可是,洪培菊,他處心積慮,攀附焦賢妃和陳拙鑫,他野心勃勃,哪里是一點點“好處費”就能滿足的? 可以說,如果不是如今焦賢妃的叔叔要續弦沖喜,洪培菊都不會想起來寶茳的婚事! 錢花光了,寶茳早已經沒有用處! 能讓她在侯府里吃喝不愁,已經是洪培菊的仁慈! 不過,此前冀鋆總覺得洪培菊在書中也好,包括冀鋆穿過來后接觸到的洪培菊本人也好,總覺得他一直都在那里費盡心思,算計來算計去。 看起來侯府真的是窮的只剩下一個空架子,否則為何連寶寶茳這樣的有點血緣關系的侄女的錢也要騙? 當然了,對于沒有人性的人來講,別說是這樣一個侄女,就是把親生骨肉的錢騙去揮霍,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覺得洪培菊終究是一個侯爺,怎會落到如此地步。 按說侯府多多少少是有一定家底,楊氏的嫁妝也不會少,但是看楊氏的出手,也不是很大方,也總是在斟酌算計當中,用起錢來不是那么隨心所欲,游刃有余。 那么說明楊氏的嫁妝很可能也已經被洪培菊敗壞的差不多了。 洪培菊把這些錢都拿到哪里去了呢? 很有可能是他在為自己謀取前程的時候,花費了特別多的錢,這些錢用來鋪路的時候,大部分都打了水漂! 冀鋆以前看過一本穿書的,是說主人公穿越成了林黛玉的丫鬟。 主人公穿書之后才知道,賈府有一些人在打著林黛玉財產的主意,有的想用林黛玉的錢為自己捐官,有的想用林黛玉的錢給自己幫助自己做買賣,還有的想用林黛玉的錢去攀附權貴,等等吧。 總之,林黛玉那個時候就是一塊大肥肉,誰見了誰都想去啃一口。 而林黛玉又沒有太強的靠山,自己知道那些人的虎視眈眈又無能為力,于是自然覺得,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寶茳對于洪培菊寶江也就是類似的情況。 洪培菊想往上爬,想爬到權力的中心,但是他的野心,他的能力,他的實力不相匹配。 洪培菊又沒有其他的門路,便只能用錢來鋪路,而他在用錢鋪路的時候,遇到了太多的,太多的騙子! 這些“騙子”位高權重,騙了他的錢,他也不敢聲張。 就如同,寶茳對他明目張膽的欺騙毫無辦法一般。 于是那這些錢便猶如石沉大海一般,一點漣漪也激不起來。 同時,又因為這些錢不是洪培菊自己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兒摔出來的,所以敢于肆意揮霍,并不心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