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冀忞突然出聲道, “以毒攻毒”? 潘嬸贊許地點頭,解釋道, “薏仁也叫“薏苡仁”,缺“以”。雄黃的“雄”即為“公”,諧音“攻”。這四味藥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以毒攻毒”后“活”!” 答案呼之欲出,冀鋆大喜, “莫非是娘親告訴我用毒去解開忞兒的毒?你是怎么從這幾十包的藥材里面找出這幾包的?跟娘親有暗號?” 潘嬸得意地點頭, “你忘了我和圣女之間有蠱蟲啊!這幾包,蠱蟲的信息就不一樣,可不就是圣女要我留心的嘛!這四個包裹里面,其他藥材都一樣,唯有這四樣一包一樣,因此就挑出來了!” 冀鋆聽得目瞪口呆! 這古代的情報傳遞方式要求也忒高了,還得惡補中藥名稱啊! 冀鋆卻有點犯難,世上的毒物千百種,啥毒能“攻”忞兒的“毒”? 可別“毒上加毒”! 潘嬸沉思道, “圣女既然敢于提出這樣的方法,必然又她的依據。我相信圣女的本事!” 潘嬸告訴冀鋆,所有至毒之物皆可“入蠱”! 所古族的“蠱”還有一個非常獨到之處,就是用“毒”喂養出來的“蠱”,在尋常養蠱人的手里,就是個普通的“蠱毒”。 即使這個“毒”的毒性極強,但是,養蠱人如果方法拙劣,也只能養出很低的劣“蠱毒”,比如,毒性反倒減弱!甚至,極易反噬養蠱之人! 再或者,所養之蠱反被“毒死”! 而高明的用蠱大師便可以將這份毒在養“蠱”同時進行提煉和轉化為,進而可以使這個蠱才能克制的這個毒性! 因此。所古族的“以毒攻毒”是最難的一種“解毒”之法。 冀鋆陷入沉思,那么如果落到忞兒的身上,忞兒身上有一個,眾人都在覬覦的秘密,而洪培菊,焦賢妃,陳國公這些人幾次三番去害忞兒,是不是說害他的人想通過忞兒在中毒極致的時候,便會想起秘密的具體內容? 而這個時候,即使忞兒性命堪憂,但對方覺得他們,就是害忞兒的人能有辦法救起忞兒,至少能保證忞兒有足夠的時間吐露秘密。 冀鋆又想,是不是類似《連城訣》里的丁典,在狄云“氣息斷絕”的情況下,才將狄云救回來。 是不是說這些惦記忞兒身上秘密的人也有這樣的把握或這樣的考慮? 如果這樣的話,這條奇異的小蛇是不是有大用處? 冀忞看著這條五彩斑斕的小蛇,蛇頭在緩慢游移,一雙蛇目放著攝人心魄的光芒,蛇目所及之處,就似被它釘住一般,心頭猛地一凜,忽然腦海中又有什么的東西倏然而過! 外祖母的聲音隱隱回想在耳畔: “遇蠱而興,遇蛇而明!” 蠱! 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