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屈同文看了一眼,然后點開來。 “老師,我寫了一篇論文,已經發給您了,您幫我把把關。” “寫了一篇論文,讓我看看。” 屈同文笑著對岳安云說道。 “正好,我也過過眼。”岳安云笑了笑。 “去書房談吧。” 屈同文起身,和岳安云一塊到了書房,屈同文打開電腦,登陸郵箱,打開云珩發來的論文。 《論中醫治療思維的重要性——上千例接診經驗總結》 看到這個論文題目,屈同文和岳安云的眼睛就是一亮。 岳安云指著云珩的論文題目,笑著對屈同文道:“屈老,小云這個論文題目選的簡直太好了,就這個題目,直接就說到了我的心坎里面了。” “是啊。” 屈同文笑著點了點頭:“這個選題很好,就是不知道寫的怎么樣。” 說著兩個人一起開始往下看。 “中醫的治療思維是中醫人診病治療的必備基礎和不可或缺的必備技能,是中醫人在面對患者的時候尋找切入點和獲取患者病癥各種信息的綱要和基礎........” “中醫和現代醫學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醫療體系,作為中醫人,可以參考或者借鑒現代醫學的診斷或者治療方式,卻不能受其影響,把現代醫學的診斷思維帶入到中醫的診斷思維當中。” “中醫之所以長年而不衰,正是源于其顯著確切的療效,中醫的療效并非來自實驗室的小白鼠,而是來自數千年的人體驗證,是有據可循,有據可依的,而正確的思維模式則是運用中醫各種治療理念和治療手段的綱要......” “我們可以把中醫的思維模式看作是如何把中醫從一大堆經典理論和傳統認識中提出來的功力,只有養成正確的中醫思維模式,才能在面對病癥的時候從一開始不走彎路.......” “醫圣張仲景有言:‘知犯何逆,對癥治之’,只有養成正確的中醫思維模式,我們才能正確的判斷出患者究竟所犯何逆,才能對癥治之.......” “好,說的好。” 屈同文和岳安云兩個人越看眼睛越亮。 云珩這篇論文等于是站在一位醫學新人的角度闡述了中醫治療思維的重要性。 因為云珩入行時間不長,卻又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現實中社區醫院的急診量再加上云珩在模擬空間練習的接診量,云珩現在看過的患者現實加上虛擬早已經超過了萬人。 上萬名患者,基本上是醫學新人不可能達到的程度。 一些老醫生或許看過的患者比云珩多,可因為在醫院和社會中的時間長,有的思想已經不純粹了,或者說受到了太多的影響。 而云珩就像是一張白紙,豐富的經驗就像是一位精湛的畫師在上面涂鴉,讓這幅畫看上去通俗易懂卻又別有深意。 就云珩的這個論文題目,如果讓屈同文和岳安云來寫,他們的見識或許更多,引經據典,用詞遣句可能要比云珩更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