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次出來,考察組這邊一直比較的都是年輕人。 比較兩方面,一個是水平,一個是潛力。 什么算潛力,年齡不大,卻有著超出了同齡的水準,成長空間大,這就叫潛力。 就像田增明,去年剛畢業,表現出那樣的水平,就讓錢中鋒等人大跌眼鏡,當時動了挖人的心思的都不止一個。 要是不算年齡,沒什么限制,專家們自己下場不就完了,馬鐵全的水平在這一群專家中都算是拔尖的,馬主任下場,不說一個打十個,一個打五個總是沒問題的。 可事不是這么一回事。 這一次比的就是青年醫生,職稱最高的也就是副主任醫師,而且還是才拿到手的職稱,資深主任,熬了那多年,總是不會太差。 現在云珩卻去了第三醫院飛診? “基操,勿驚!” 洪雙民笑呵呵的說道。 馬鐵全:“......” 梁萬明:“......” 眾人:“.......” 基操個你妹啊,還基操,勿驚。 “云醫生經常去第三醫院?” 林學海問洪雙民。 “去的次數確實比較多。” 洪雙民笑著道:“第三醫院距離我們西亞醫院近,云珩和那邊的馮主任關系好,沒事就過去交流。” “交流?” 錢中鋒嘴角一抽。 這叫交流嗎? 能當科主任的,哪個不要臉面? 要不是對方水平真的高,自己實在拿不動,沒人愿意請外援。 請外援對醫院來說,其實也是增加名氣和增加患者歸屬的一種手段。 來一位患者,你們醫院搞不定,來一位患者,你們醫院搞不定,漸漸的,患者也就對某家醫院失去了信心了,以后有病不來了,親戚朋友有人生病建議不要去了。 口碑就是這樣子敗壞的,也是這樣子起來的。 如果能請到外援,患者也是在自家醫院治療的,病看好了,口碑也能出去。 對一些小醫院來說,能請到大醫院的專家坐診,本就是一種有面子的事情。 可人家第三醫院是三甲呀。 ...... 第三醫院,中醫科住院部,馮興平和科室的一位副主任醫師還有王繼波正陪著云珩給特需病房的一位患者進行診治。 患者是副主任季云光的父親。 老頭已經七十多歲了,之前身體一直好好的,前一段時間突然開始咳嗽,還有痰,在三院這邊治療了一陣子,斷斷續續治療了差不多一月了。 今天突然手足麻痹,喘息急促,不能說話,還有點發熱,全身大汗淋漓,馮興平見狀,急忙給云珩打了電話,這是讓云珩過來救命的。 云珩坐在病床邊上,摸著季云光父親的脈象,脈沉微。 診過脈,云珩又看了一下季云光父親的舌苔,舌苔白而實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