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云珩伸手觸摸,患者膝關節周圍有明顯的硬結,屈伸的時候確實不怎么利索,而且疼痛。 檢查過膝關節,云珩又查看了孩子的胳膊、肩膀都一些地方,這才坐了回去。 “胳膊放上來。“ 云珩一邊讓孩子把胳膊放在就診桌的脈枕上,伸手摸脈,一邊問:“孩子之前有沒有過類似的癥狀,比如偶爾感覺關節疼痛,膝蓋疼痛?” “沒有。” 孩子的父親道:“我家孩子確實體質有點差,可之前一直沒有過關節疼、膝蓋疼之類的情況。” “嘶!” 云珩一邊摸脈,一邊微微沉吟,過了大概一分鐘,這才問:“出現全身疼痛之前有沒有生過什么病,或者之前淋雨呀,冷水澡呀,游泳呀之類的?” “是有過淋雨。” 孩子的父親急忙道:“當時是剛放寒假,孩子和幾個同學一塊去打籃球,回來的時候下了雨,全身都濕透了,第二天起來就全身疼痛。” “胃口怎么樣?” 云珩又問道。 “胃口不行,吃飯很差的。” “晚上睡覺出汗嗎?”云珩又問。 “出汗,出汗。”孩子的父親急忙點頭。 云珩越問,孩子的父親越是覺的有希望,怪不得網上都說云珩云醫生水平高,之前去其他醫院,醫生們可沒有像云珩這樣子,一語中的。 醫生問診,對患者來說往往也是一劑自信的良藥。 問診也是有講究的,首先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一個范圍,在這個范圍內詢問一些有可能的癥狀求證,越是水平高的醫生,確認的范圍越小,所以問出的問題往往是患者極有可能有過的,這就給患者和患者家屬造成一種錯覺,人家醫生真厲害。 問了幾個問題,查看了孩子的舌苔,舌質紅,苔白微膩,脈象浮緊數..... 這一下云珩就知道是什么情況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