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臺下不少同學都點著頭,很多老師也都點著頭。 西醫確實應該是循證醫學,也就是說西醫的任何判斷都是要建立在準確的證據之下的,要有相應的數據,相應的發現,如此才能確診。 “而循證醫學在很多認識上其實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你的證據是要建立在眼下醫療水平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現在的醫療水平能發現什么證據,你才能解決什么問題,發現不了的,對西醫來說就是盲區。” 不少同學都再次點頭。 是啊,循證醫學,講究證據,而證據是要發現的,如果發現不了,那就是盲區,非常準確。 “而中醫是辯證醫學,中醫確診只需要推理準確,從脈證能夠推理到病因,整個邏輯沒有問題就可以,不需要去強行證明某些東西的存在,只要我覺得它存在,還能說得通,那它就存在。” 說著云珩又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繼續道:“就失聲而言,現代醫學能夠確定的幾個因素也就是我剛才說的,聲帶、功能性失聲、咽喉部腫瘤等原因,這也是后續治療屢屢無效的原因。” “再用中醫的角度來看。” 云珩道:“患者的病情其實我們已經很清楚了,體陽虛,感染寒邪,導致肺氣預備,宣降失常,水濕阻滯而障礙發聲。” “在中醫的認知中,腎氣是聲音的根本,肺則是聲音的門戶,基于這個基礎,再結合患者的癥狀,那么患者的病情就一目了然了。” “因為寒邪,導致下閉腎氣,上閉太陰肺氣,聲音的根本和封閉,門戶封閉,那么患者不能發聲就是非常合理的。” “這種情況,我們中醫治療的手段甚至非常簡單,針對患者的病癥,選用經典方劑麻黃附子細辛湯開宣肺氣、溫暖腎氣,表里同治,患者很快就能痊愈。” “而在實際的治療中,患者也是兩劑見效,三劑痊愈。” “云醫生講的太好了!” “真的是這樣子。” “當時我還納悶,究竟是什么樣的病癥竟然讓那么多名醫束手無策,原來是如此簡單。” “我們覺得簡單是因為我們從中醫的角度出發,要是從西醫的角度,可能還找不到病因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