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送走龍占軍和劉三后,看看時間快八點鐘了。 想著到現在還沒有吃飯,李毅決定先帶著三姐和安紅吃點飯,反正市區的大商場一般都是八點半以后才會開門兒。 三人行走在京城的大街上,看著滿大街的店鋪以及往來的自行車大軍,都各有所思。 李毅是有點懷念,而李娜和安紅則是有些好奇,但更多的則是震撼。 即便眼下已經是八十年代了,但是在老家青山縣自行車依舊是奢侈品,誰家要是有一輛,不知道會讓多少人羨慕的不要不要的。 再看看京城,滿大街不管男女,基本上是人手一輛。 尤其是遇到等紅綠燈的時候,兩邊等待的自行車大軍可能有幾百輛車子,那場面著實令人震撼啊! 更讓她們感到震驚的是街道兩旁的店鋪,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自從政策放開之后,開店的普通人越來越多了。 另外還有一些擺小攤兒的,什么賣包子、油條、煎餅果子,遍布街道兩側。 即便是大清早,但是依舊很熱鬧了! 這種事情在青山縣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不要說公安以及工商部門了,你連街頭的紅/袖章那一關都過不了。 安紅終于明白李毅為什么非要讓她出來轉轉了,這種情況要是不親眼看看,根本是無法想象到的。 僅僅只是一天的時間,她就感覺京城和青山縣完全是兩個世界! 相對于老家的窮苦和閉塞,京城這邊對個體工商戶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就好像是完全放開了一樣。ъìqυgΕtv.℃ǒΜ 三人隨便找了一家賣早點的鋪子走了進去,這家店主營小米粥和大肉包子。 店里吃飯的人不少,李毅等人進來的時候,所有的桌子上都有客人,他們只能和一個小年輕拼了一桌。 吃飯的時候,安紅一邊吃著大肉包子,一邊則是悄悄的打量著店里。 店不算大,只有一個敞開式的小廚房以及六張小桌子。 老板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還有一個老人在幫忙打下手。 但是生意卻很好,從他們進店到吃完結賬,先后也就十來分鐘的時間,一共有二十多人結賬。 安紅默默算了一下,就這么一小會兒,這個小年輕都收了至少15塊錢。 李毅說過餐飲業的毛利潤在一半左右,也就是說這么短的時間,這個年輕人就掙了7塊五毛錢。 這個答案讓她感到震驚! 要知道她在棉紡廠也算是一個小干部,一個月下來能領到38塊錢,這在整個青山縣已經算是不錯的收入了。 但平均下來,一天也就一塊三毛錢不到。 而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僅僅十來分鐘就掙了她近一個星期的工資,這一整天下來那是不是能賺她一個月的收入? 有了在這個發現,這更加堅定了安紅辭職下海的想法! 李毅并不知道安紅的腦海里在想這些,要是知道的話,可能會忍不住笑一笑。 這才哪到哪! 這年頭的京城說是遍地黃金都不為過,開飯店一天賺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這一點都不稀奇。 還有那些賣小商品,哪一個不是賺的盆滿缽滿。 尤其是那些開旅館酒店的,一張單人床一晚上八毛錢,一些大一點的旅店往往一百五六十張床,一天下來這是多少錢? 當然了,掙錢是肯定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下海經商的魄力的。 吃完早點,李毅便帶著兩人直奔不遠處的王府井大街,他要帶著三姐和安紅感受一下京城最繁華的商業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