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6月5日,就在第二批1600萬噸鋼鐵期貨合約到期之后,李毅向交易所遞交了現貨交割的申請,開始第二次逼倉。 面對這次逼倉,不管是謝菲爾德公司還是沙宣家族都感受到了絕望。 之前的那1200多萬噸的現貨鋼鐵,基本上已經耗盡了他們的全部庫存,甚至于迫不得已還動用了沙宣家族的不少人脈,這才勉強籌齊交割所需的現貨。 盡管事后他們也在積極湊集現貨鋼鐵,但現在超額拋售空單的鋼鐵企業可不止謝菲爾德鋼鐵公司一家,幾乎所有的鋼鐵公司都面臨多頭逼倉的危機。 所以,現在市場上對于符合交割標準的螺紋鋼、槽鋼的爭搶非常的激烈,很多時候就算是有錢都買不到。 這段時間即便是謝菲爾德公司全力收購,也不過只采購了200萬噸不到,距離目前所需的1600萬噸還差了老遠。 盡管他們已經向賊鷹那邊最大的鋼鐵公司求援了,對方也同意給他們調集一千萬噸鋼鐵,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畢竟想要將一千多萬噸鋼鐵從北美運到英倫三島這邊,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根本完不成的,而明顯是沖著逼倉來的李毅,怎么可能同意等他們幾個月的時間。 無奈之下,交易所這邊只能出面斡旋。 在確定謝菲爾德鋼鐵公司,確實無法進行現貨交割的情況下,交易所只能召集雙方進行談判,希望能夠促成雙方和解。 交易所這邊也沒辦法,要知道一旦謝菲爾德鋼鐵公司確認無法交貨,就需要他們交易所給這些多頭負責。 通常他們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從市場上收購鋼鐵交付多頭,另一種就是按照市價給贖回對方手中的到期合約。 不管怎么處理,交易所都得大出血。 盡管這部分錢他們可以通過規定向違約的謝菲爾德公司進行追索,甚至于還能對他們處以罰金,但能不能要回來這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如果謝菲爾德鋼鐵公司背后的股東徹底放棄了這家公司,再或者是這家公司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那交易所賠付給多頭的錢就可能打了水漂。 正因為如此,交易所這邊才希望雙方能夠協商解決這事兒! 要是協商成功了,違約的空頭自己出面解決問題,交易所就不需要墊付資金了。 對于交易所這邊牽頭撮合的這次談判,李毅也沒有拒絕。 他的目的雖然是要逼謝菲爾德公司破產,但更重要的是想讓背后的沙宣家族為此付出代價。 如果現在謝菲爾德公司就這么破產了,公司里的那些家伙很可能在申請破產的同時轉移公司的資金。 要知道在過去這幾個月里,謝菲爾德公司通過拋售空單至少回籠了四五十億英鎊的資金,這些錢要是被轉移了,那沙宣家族所付出的代價就小多了。 而他不但要讓謝菲爾德公司破產,更想要他們將所有的資金都吐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