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生意(2)-《朱允熥趙寧兒》
第(1/3)頁
“山西和蘇州那邊,都是父祖三代人的交情。我們三家共進退,如一家!”
周全緩緩道來,“山西那邊的股東,家里主要是茶布皮貨等生意,蘇州那邊則是棉布絲綢。”
怕是不盡然。
李景隆心中冷笑,山西那邊的商人因靠近韃子,做的可不光是茶布,怕是戰(zhàn)馬鹽鐵牲口金沙這些違禁品,私下里也都沒少做。
有些生意朝廷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這些年一直對韃子那邊閉關禁貿。但韃子也要活啊,若是真的什么都買不到,哪怕打不過大明,那些韃子也要發(fā)兵來搶。
“其實盛恒達有今日,也是我們三家步子邁得太大!”周全繼續(xù)說道,“去年春天,蘇州那邊從銀號這邊借用銀元四十萬,說要加蓋棉廠。”
“您也知道咱們大明的棉布從來都是供不應求,蘇州那邊說打算在松江府建一個雇工萬人,制機千張的大廠,預計年產布十萬.......”
聽了這話,屏風后的朱允熥心中默默盤算。
此時的大明,就是棉布帝國。
且不說老爺子當年橫掃南北靠的就是棉布,如今大明的棉布無論在外貿和是本國之內,都是重中之中。
僅去年全國棉布產出一千三百萬匹,外銷近一千萬。剩余三百萬匹中,一百五十萬抵稅征收用作邊軍的軍餉。
這數(shù)量,還不算百姓家中自己織的布。
何為小農經濟?吃的米糧,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種自己織,除了用雞蛋換點鹽之外,完全不用購買其他外來品。
此時的大明,除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開始有了雇工上萬人的大型棉廠。
而且,這種工坊日后還將越來越多。
朱允熥心中暗道,“工商業(yè)的發(fā)達未必會延緩土地兼并,甚至還會因為發(fā)達的工商業(yè),使得糧產下降糧價過高。”
“當在江南棉布產出地區(qū)等,廣設糧倉平息糧價,同時預防荒年時,出現(xiàn)缺糧之憂!”
而此刻李景隆的心里,則是另一番思想。
“這些做買賣的真黑啊,給別人二分利,然后拿著幾十萬別人做買賣的銀子幫自己做買賣。嘿嘿,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周全繼續(xù)說著,“可誰知蘇州那邊,卷到了一樁案子里。”
聽到此處,李景隆心里又是咯噔一下。
忍不住問道,“可是通倭那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广宗县|
龙江县|
吉林省|
准格尔旗|
延庆县|
静海县|
济南市|
黔西县|
兴海县|
浙江省|
察隅县|
格尔木市|
旬阳县|
临沂市|
潼关县|
环江|
阿瓦提县|
西安市|
连平县|
新郑市|
石城县|
清流县|
乌恰县|
都匀市|
搜索|
泸西县|
罗田县|
台东县|
锦屏县|
章丘市|
武鸣县|
封丘县|
乌兰浩特市|
吴川市|
南投市|
万安县|
双牌县|
时尚|
上饶市|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