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若晴也跟著好奇的望過去。
只見非常樸實無華的黑陶盤子里堆放滿滿的紅通通的魚塊。
魚塊上面不僅有辣椒面,還有糯米。
稻花魚,楊若晴時常聽大孫氏和孫氏她們談起,言語之間都是對這種獨屬山間美食的追憶和懷念。
每年初夏插秧的時候,順便在水稻田里放入一批魚苗。
魚苗在稻田里跟稻谷一起長大,靠著吃稻花還有其他的水生蟲子來成長。
等到秋天稻谷成熟收割的時候,魚也長大了養肥了,這個時候對于山里人家的大人小孩來說,是一年中僅次于過年的歡喜激動人心的時刻。
在大孫氏和孫氏這對姐妹的記憶里,稻花魚是她們在清貧成長歲月里最絢麗的一道光芒。
楊華忠曾經為了滿足孫氏的心愿,也在家里的水稻田里放養了魚兒。
結果,那魚兒做出來的口感,跟孫氏記憶里的相去甚遠。
也或許,這種稻花魚,是專門在山里梯田里養出來的才好吃吧!
再用半山腰梯田里種植的糯米和辣椒面野生的蘋果絲兒來入味腌制,才是真正的山里特色。
所以此刻聽到孫奎拿稻花魚來招待自己,老孫頭能不激動么?
當下就夾了一塊到自己碗里,嘗了一口,連連點頭。
“正宗,地道,就是這個味兒啊!”老漢邊吃邊夸。
孫奎笑瞇了眼,滿臉的驕傲和自豪。
孫奎又來招呼楊若晴:“晴兒,你也嘗嘗,自家整的。”
稻花魚是養在自家的水稻田里的,糯米,辣椒面,燒酒,生姜,每一樣都是自家種的。
除了里面的蘋果是從山里摘的,其他都是自家整的,原汁原味。
“好啊!”
楊若晴應了一聲,也夾了一塊稻花魚咬了一口。
這一口咬下去,楊若晴感覺自己的舌尖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之前她無數次聽娘和大舅媽說起這稻花魚,在楊若晴的概念里,這口感應該就更家里過年腌制的咸魚或者風干的臘魚干差不多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