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的話主要是商量過兩天端午節的事情。
楊若晴說:“……你有兩個選擇哈,初四和我一塊兒去嘎公家送端午節禮,然后我們一塊兒留在嘎公家吃飯。”
“小潔和張斑他們夫妻兒女都要回來吧?”小朵問。
楊若晴想了想,“按照往年的習慣,應該是的,畢竟小潔是出嫁的閨女,肯定要在這樣的節日里攜帶丈夫和孩子們回娘家過節嘛!”
而且,張斑現在去了縣城的書院教書,縣城書院的各方面待遇比鎮上的學堂要好,端午節也有兩三天的假期。
小朵說:“那算了吧,我給嘎公帶一壇子雄黃酒,再送兩包糕點意思下,飯就不留在嘎公家吃了。”
人多嘈雜,孫女婿,外孫女婿的,一大家子的人鬧哄哄的。
主要原因還是項勝男和張斑大杰他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人家都是念過書的舉人,而項勝男大字都不識一個,大家一張桌子上坐著等待開飯,會很尷尬難熬的。
楊若晴看出小朵的為難之處,也感同身受。
怎么說呢,去孫家聚餐的場合,跟回老楊家三房聚餐的感覺不一樣。
就這么說吧,大安是狀元,小安在兵部當差,駱風棠是大將軍,甚至,大志也是年輕的舉人……
這齊聚一堂的時候,如果項勝男也在,即便大家伙兒跟項勝男本身聊不到一塊兒去,但是,因為小朵的關系擺在那里,大家伙兒都會改變自己的聊天方式和話題,去將就一把項勝男。
會找一些大家都能聊得進去的話題,來照顧項勝男的感受。
而去孫家,張斑和大杰不僅是妹夫和大舅子的關系,他們兩個還是同窗關系。
所以他們在一起家庭團圓聚餐,那聊天的內容必定是圍繞著他們自身來展開的。
他們跟項勝男這塊是打一巴掌隔一層,彼此的妻子在場的場合下,他們為了照顧妻子的感受,或許會寒暄幾句。
當在外面市井上遠遠看到,估計都會默契的轉過頭去,裝作一副互不相識的樣子。
“朵兒,那要不這樣吧,”
“初四咱倆還一塊兒去給嘎公送禮,完事了你們夫妻兒女來我家吃飯。”
“姐,那樣真的行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