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氏立馬高興起來:“好好,走,四嘎婆帶伱們去看熱鬧!” 說著,左右手各牽一個,快步就往院門口去了。 王翠蓮一看,急了。 “晴兒,這不行,我得去照看下。” “好,大媽就去玩會吧,我估摸半個時辰就能燒好飯,你們掐著點兒回來就是。” 楊若晴深知不僅是兩個小孩子想去湊熱鬧,其實大媽王翠蓮也是想去看看的。 還是那句話,這個年頭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普遍匱乏。 沒有手機刷,沒有電腦玩,也沒有廣場舞啥的,對于這些莊戶人家的男女老少們來說,最大的精神娛樂就是大家伙兒天天湊一塊兒閑談嘮嗑罷了。 村東頭誰家一點風吹草動,全村都望風而動,看了一回熱鬧,接下來的談資能充盈好幾天。 所以當下聽到楊若晴都勸自己去,王翠蓮趕緊邁開腿就追出去了。 駱鐵匠揮舞著斧頭劈著柴,看到這邊的動靜,無奈的搖搖頭。 “這些婦人吶,都是蒼蠅,哪里有蛋縫就上趕著去叮,哎!” 話是這么說,但楊若晴知道這是駱鐵匠這種老漢對王翠蓮這類婦人慣常的一種調侃。 明明嘴上對她們的行為表示不屑。 但是行動上卻又付諸支持和縱容。 這也是這一輩人特殊的相處模式吧。 反正楊若晴和駱風棠的相處模式,跟他們大相徑庭。 他們是講究那種愛就要大聲說出口的。 支持就是支持,寵溺也要寫在臉上,就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 “大伯,柴不要劈了,夠使了,你回家去歇歇喝口茶,我也去做飯了?!?br> “不累,我劈完手頭這兩個樹樁子就收工。” …… 楊若晴洗干凈了雙手,回到家里灶房里,開始找食材準備一家人的晌午飯菜。 駱家后院菜園子里的大白菜長勢非常喜人,楊若晴拿菜刀砍了兩大顆,又浸泡了紅薯粉條,切了一斤五花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