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天,都要熬藥給他吃。 平時飲食方面,也不敢讓他吃辣的,可是這老漢,一輩子吃辣的詞習慣了,才吃了兩頓不辣的,整個人就說嘴巴沒味道,走路都沒力氣,甚至整個人都快要emo了。 沒轍,只能微辣了,可是這樣,對他的咳嗽不利啊。 于是老漢便說,他每天都堅持吃藥,慢慢調理,叫家里人不要著急。 王翠蓮和楊若晴都想勸他把酒戒了。 這玩意兒如果戒掉,哪怕平時吃菜微辣,影響應該都不是太大。 主要是酒,還是燒酒。 結果老漢說了,讓他戒酒,那不可能,除非某天他兩腳一蹬躺棺材板板了,戒掉酒,他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就像春天沒有了花朵,就像花朵沒有了顏色…… 沒轍,最后到底還是楊若晴和王翠蓮妥協(xié)了。 即便遠在外地的駱風棠也對這件事束手無策,只能在家書里勸楊若晴隨其自然吧,家里常備那些藥,吃著總比不吃要好。 至于其他的那些生活習慣,不要強行干預,都這把年紀了,早習慣了。 讓他改變生活習慣,怕比咳嗽帶給他的創(chuàng)傷還要大。 有些話駱風棠沒有明說,但是楊若晴懂他的意思。 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桨桑秃帽纫粋€人,你是讓他轟轟烈烈隨心所欲吃吃喝喝痛痛快快的過個三四十年呢? 還是讓那個人一輩子這不能吃那不能碰,清心寡欲時時刻刻隱忍克制淡薄一切的過個七八十年? 估計一大半的人都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 人生在世,真的論起來,生活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質量。 “大媽,別說大伯了,他這幾天其實喝的比以前少多了,是有節(jié)制的。”楊若晴幫著駱鐵匠說話了。 “今天早上在四房其實都沒咋喝酒的,我都看到了,這晌午過去李家做媒人,那邊肯定是要熱情敬酒,避免不了。” 駱鐵匠在旁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理兒,還是晴兒明事理,我也推脫了,可今天在情況我推托不了啊!” 王翠蓮說:“你高興還來不及呢,哎,我都懶得說你了,啥都不說了,我叫蓉姑把醒酒的湯端來,你先喝一碗,回頭再喝藥!” “好好好,我聽你的安排。” 得到駱鐵匠這服軟的話,王翠蓮即使有氣也沒法發(fā)泄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