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午飯前喝一次藥。 然后半下晝的時候,再來一次熏療。 夜飯的時候再喝一次藥。 所以算下來,就是一天兩次熏療,兩次藥,一次扎針。 這治療挺密集的,住在醫館治療就是這點好,近距離,方便,不僅能享受著必要的密集式治療,且每天的治療效果和進度,都盡在主治大夫的掌握之中。 興旺從外面進來,手里拎著一只水桶,水桶里是他剛才去醫館后院的水井里打的水。 “放到墻角,用竹罩罩住即可。”楊若晴吩咐。 “是,夫人。” 楊若晴看了眼小爐子,轉身來到內間的病房,點著蠟燭的病房里,床上躺一個,邊上坐了兩個,正在各種拉家常,雖然是來治病的,卻非常溫馨。 “大伯,爹,大媽,我去醫館灶房打飯菜了。” “晴兒,我跟你一塊兒去。”王翠蓮站起身。 楊若晴說:“外面冷,大媽還是待屋里吧。” “這么多人的飯菜,你一個人拎不方便,我幫你拎啊!” “不用啊,有興旺呢,我把他帶去就行了。” 興旺早就恭敬的等候在門口。 帶了下人過來,不就是使喚的么,哪能還要大媽事事上前?不然花錢買下人不就失去意義了嘛! 就這樣,楊若晴帶著興旺一起去了醫館灶房,楊若晴手里拎著一只三層紅木保溫飯盒,興旺的手里拎著兩只。 現成醫館的灶房這個點竟然還留了一個人在伺候著鍋灶。 楊若晴不清楚是平時一貫都這樣呢,還是因為他們來了,所以即便這個點,都留人。 不管是哪一種,這種服務都很貼心,體現出了細節。 醫館的大灶房主要是為病人和病人家屬服務的,所以這鍋灶的設計肯定也不是像居家過日子那樣兩口大鍋完事的那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