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攤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大人說笑,孩子嬉鬧,人群中那舉著高高柴垛,柴垛上插滿了糖葫蘆的商販,最引人注目。
紅通通的糖葫蘆,遠遠望去就像一只只小巧可愛的紅燈籠,幾乎吸引了這一整條街上的小孩子們。
幾乎很少有小孩子能抵擋得住來自冰糖葫蘆的誘惑,大人們則又都是被孩子給左右,于是隔一段路幾乎就能看到一個扛著柴垛賣糖葫蘆的。
“咱家兩個寶也喜歡吃糖葫蘆呢,上回團寶吃到牙酸,都舍不得丟掉。”
王翠蓮看到路邊的糖葫蘆,習慣性的就想到了自家兩個寶貝孫子。
駱鐵匠聽到這話,也從窗外看向外面,于是喊前面趕車的興旺:“停車,停車,我要去買幾串糖葫蘆。”
馬車緩緩在路邊停下,駱鐵匠準備從車廂上下來去買糖葫蘆,楊若晴過來攔下了他。
“我去買,你們在這里等我就行。”
楊若晴騎著馬在這附近找尋了下,王翠蓮看到的那個賣糖葫蘆的小商販是個頭上戴著黑秋秋棉帽子的六旬老漢。
老漢把插滿了糖葫蘆的柴垛靠著旁邊的驢車擺著,自己坐在驢車上,曬著日頭,摳著鼻孔。
在老漢不遠處還有一個賣糖葫蘆的,是一對中年夫妻。
糖葫蘆看著成色大小是不如老漢這邊的,但是那對中年夫妻里的男人看著都比較齊整。
糖葫蘆只是其中一項營生,他們夫妻還賣甘蔗。
當游人過來買甘蔗的時候,男人立馬戴上事先準備好的麻線手套給人家削甘蔗皮,不會拿自己的手去直接觸碰。
而且,楊若晴還注意到一個細節,老頭子那邊的糖葫蘆,是直接插在柴垛上,暴露在空氣中售賣。
而中年夫妻的糖葫蘆的外面,幾乎都包裹著一層白色的糖衣和糖紙做成的隔離膜的東西。
楊若晴下了馬,帶上興旺,徑直走向那對中年夫妻……
很快,興旺就扛著一整跺的糖葫蘆回到了馬車這邊,楊若晴還在后面買甘蔗。
不一會兒她也回來了,手里拎著一捆削好了的甘蔗。
“來,大家都吃,這甘蔗水多,就當路上的茶水了。”
一人發了一截,大家牙口都好,當下就啃起了甘蔗。
王翠蓮打量著插在馬車上的糖葫蘆跺,笑了:“晴兒你買這么多,團寶的牙又得吃酸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