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氏干笑了聲,“那不能啊,我都曉得了要進水,不然咱也不能搬草場來是不?” 楊若晴笑著點頭:“行,這可是娘你親口說的哈,回頭掉眼淚了,我可是要笑話你的。” 帳篷那邊。 楊若晴一眼看過去,這一頂頂大大小小的帳篷遠遠的立在那里,看上去頗有到了大草原的感覺,而那些帳篷,則是牧民們的家。 他們帶著牛羊和獵犬,帶著一家老小,帶著吃穿用度的用品,追逐著水草棲息。 雖然居無定所,經常在舉家搬遷的路上,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家當也都帶在身上,到哪都能過日子。 帳篷往草地上一扎,男人們忙著‘蓋屋子’,女人們則在露天的地方支起鍋灶,生火做飯,孩子們圍著旁邊嬉鬧追逐,家養的狗狗們也跟著跳來跳去,家養的貓咪遠遠的趴在一處靜靜看著這嬉鬧的一幕幕,這就是人間煙火。 楊若晴一路走過來,遇到不少村民成群結隊,此刻是早飯時間,男人女人們分工合作,各種露天的小土灶炊煙裊裊。 經過婦人們堆附近,聽到的都是關于各種家常和雞毛蒜皮的事情,顯然這集體生活,讓這些婦人們在一塊兒,新奇感是有不少,但是磕磕碰碰的也避免不了。 真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這江湖氣就更重了。 那些婦人們見到了楊若晴,都遠遠的跟她找招呼,還有人湊過來問楊若晴是不是從村子方向過來,得到確切答復后,她們便圍著楊若晴,爭先恐后的打聽自家屋子水淹的情況。 當楊若晴跟她們說到村里的情況,以及從各家院子前面經過時大概看到的景象,先前還嘰嘰咋咋的婦人們,多半都落淚了,一個個神色落寞黯然下去。 “真的好想回家啊,一想到家里被水糟蹋的樣子,我心里就揪的難受。” “誰又不是呢,前兩年收成還不錯,交掉稅收,家里留的稻谷麥子還能撐一家人吃喝。” “多余的菜籽油拿去賣,換來的活水錢買些柴米油鹽,都能貼補家用。今年要遭罪了……” 婦人們越想越悲傷,原本早上準備攤面餅吃,現在也沒有底氣了,換成咸菜面疙瘩湯吧,大人孩子隨便對付一口得了,口糧還得留著回頭應付青黃不接那陣子啊,今年的青黃不接,比往年要多三四個月,哎! 楊若晴又繼續往前面去,途徑一群男人們那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