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花告訴楊若晴:“孩子們吃過早飯就鬧著去玩,咱娘不放心,一塊兒跟著去了。” 楊若晴點點頭,雖然她從駱家拍了一個家仆一個丫鬟過來跟著,但是孫氏的性格,懂的都懂。 她永遠都不可能將自家的孫子外孫完全脫手交給外姓人去照看的,這跟信不信任不沖突,即便信任駱家派來的兩個,孫氏自己也要親眼盯著才更加放心。 小朵給楊若晴,劉氏,還有小花各自泡了一碗茶,然后端起火桶里的火盆子去了隔壁灶房。 早上燒早飯了,灶膛里那些沒有燃燒殆盡的柴火要扒拉到瓦盆里面,瓦盆最底下鋪了木屑和松球這些,上面覆蓋柴火,再往上面鋪一層灶底灰來遮擋煙。 這一大瓦盆的火勢待會端回堂屋,放在火桶里面,上面要拿來給小孩子們烘烤鞋子,大人坐上去,也可以烘腳。 “四嬸你咋不坐進去?”楊若晴看到劉氏只顧著雙手捧著熱茶邊吹邊喝,卻對小朵重新添加了火勢的火桶不為所動。 這可就有些超出常理了,因為之前四嬸去別家拜年,又或者串門啥的,那都是進門就直奔人家的火桶里去。 一腚兒坐下去,得,接下來你可就別指望她能挪腚兒了。 至少在走親訪友這個活動結束之前,她都不太可能挪動腚兒。 當然,這中間或許會短暫的離開一下,比如上茅廁,又比如酒席開始,她要端著飯碗去到桌邊夾菜,把碗頭堆得滿滿當當?shù)模缓笾鼗鼗鹜袄镞吙净疬叞抢?br> 可是今天,她卻對這個平時當做大寶貝的火桶視若無睹? 劉氏暫時把嘴巴離開了茶碗,抬起頭看了眼那邊的火桶,眼底明顯閃過想要坐進去烤火的沖動,但是理智卻讓她克制住了。 “不烤火了,待會兒出來就更沒法待,還不如就這么著了。” 楊若晴明白了。 這趟出來避難,四房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火桶肯定是一個都沒法帶過來的。 全家上下,就譚氏和楊華梅一人帶了一個暖手的小銅爐子。 且楊華梅自己原本是沒有小銅爐子的,是譚氏分了一個給楊華梅。 娘倆天天坐在鋪蓋卷里,雙手捧著暖手的爐子,都被盤得包漿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