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駱風棠要去村里指揮大家搞災(zāi)后家園重建工作,楊若晴則要去山腳下那邊的露天小灶放那塊監(jiān)管一下灶房娘子軍們。
“晌午我可能在這里吃飯,也可能回家去吃飯。”楊若晴對駱風棠說。
“我是想說,晌午飯后,你回家歇個晌午覺吧?恢復一下體力和精力也好。”楊若晴詢問駱風棠。
他出錢出人,依他的身份地位,根本用不著自己親力親為,勾勾手指頭,一堆人趕著過來巴結(jié)他,想要為他驅(qū)使。
可是他并不喜歡那樣做,除了戰(zhàn)場上的事要運籌帷幄,該用將用將該調(diào)兵調(diào)兵,該自己親自披掛上陣就披掛上陣,一切順應(yīng)形勢而為。
回到老家,在這些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事情上,他是真的一點兒大將軍的架子都不擺,親力親為,極其的親民隨和。
所以村里老的少的,提起駱風棠,誰不豎大拇指?
面對楊若晴的詢問,駱風棠不假思索道:“這大冬天的,白晝短,晌午我不睡了。”
“何況,我精力也旺盛,不睡也能扛住,倒是晴兒你,你待會晌午記得補個覺,你昨夜都沒睡好!”
“嗯,好,那就先這樣了,你去忙活吧,不用記掛我,記掛家里。”
兩人暫且分道揚鑣,各自忙碌。
楊若晴走了一段路,來到了山腳下那塊干燥地兒搭起來的臨時小灶房。
此時七八口大鍋都已經(jīng)支棱起來了,一大群廚娘們圍著那七八口大鍋忙活,有的鍋里在燒熱水,有的在揉面。
揉好的面捏成饅頭,清一色的大白饅頭,宣軟,還有淡淡的甜味,水開后上鍋蒸。
旁邊放著莊戶人家用來做喜事裝瓜果禮品的大篾竹籮,這種籮的裝東西能力可不能小覷,幾十斤米面隨隨便便裝,用扁擔穿過兩端的繩索,挑起來趕路,去縣城走個來回,都不能擔心這籮筐會散架,總之,但凡在這種篾竹籮的重量承載范圍內(nèi),那這種籮是非常的結(jié)實,耐用!
而此刻,小灶房這邊就準備用這種大籮筐來裝白面饅頭,且這些白面饅頭待會是要給村里那些干活的男人們送過去的,一人兩只饅頭,外加一袋子熱水。
“晴兒,這樣給大家吃,太大氣了,我就擔心會把你們吃窮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