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楊若晴則要沿著河壩一路往前,往鄭家村那邊的方向去,其實她不是要去鄭家村,而是要去一趟道觀。
關于給那條黑蛇蓋個小石頭屋子這事兒,她找了幾個工匠,讓他們隨著袁道長一塊兒去山里挑了個地兒修建。
已經幾天過去了,楊若晴一直在忙著找尋煥生爹的事情,也沒去過問過這事兒,所以今天得空了,楊若晴便順道往道觀去轉一下。
道觀里,楊若晴見到了袁道長。
“已經蓋好了,就蓋在牛右腿峰進山那個路口。”
牛右腿峰,牛脖子峰,牛頭峰這些稱呼,都是這一片的村民們根據觀察眠牛山的地理外貌輪廓來給取的名字,目的就是好方便大家識別和記憶。
因為眠牛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原本就是因為這片山巒的地勢走向,遠遠望去,如同一頭臥在地上的牛。
更有老一輩人說,這頭牛可不是一般的牛,是古老時候一個修道人的坐騎。
牛鼻子老道騎著它的牛游歷天下,體驗人間百態,到了這一片地帶突然心有所悟,得證大道,白日飛升。
他的牛留在人間,老牛天天仰起頭望向蒼穹,期待它的主人能出現。
一年又一年,很多歲月都流淌過去了,老牛年邁衰老,已無力支撐站等,虛弱到只能臥倒。
即使在它生命最后一刻,依舊保持著高仰牛頭目視蒼穹的姿態,以期盼它的主人能夠回來,帶它離開。
又有人說,這老牛不是死了,而是也在這里參道,最后擯棄肉身,元神離開,去了九重天跟它主人再續主仆情去了……
故事有很多個版本,都是從老一輩人口中代代相傳下來的。
且每一個人在向他(她)的后輩人轉述起這件事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加入一些自己的猜想在里面。
所以,當神話故事來聽一聽就可以了,無需深究。
但是,眠牛山中得天獨厚的山川靈秀孕育出來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飛禽走獸,又或者奇花異草,又或者各種超脫了村民們和世人認知的神秘所在……都是外面不能比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