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包子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很欣慰你的這份責任感。”楊若晴說,“不過,茶寮已經兩天沒人了,也不急于今天一個下晝和夜里,”
“咱還是照著原計劃,哥幾個明天早上動身,到了茶寮也是亮皮亮眼的,方便你們拾掇屋子。”
有些話楊若晴沒有多說,他們這一趟去茶寮,可能要十天半月才能回趟家。
而茶寮處在山里的半山腰那塊,不屬于山的外圍地帶,是屬于往里面去要翻兩座山頭的。
所以家里的婆娘們想要過去送點東西,探望探望,都是一件很費勁的事兒。
除非四五個婆娘結伴,然后同行的還要有男人帶路,方才可以去到茶寮。
所以今天晚上,楊若晴出于方方面面的考慮,還包括人性化的考慮,讓他們再在家里陪一下家人,把婆娘安撫安撫。
不過,這安撫估計也僅限于語言上的安撫和交代了,身體方面的安撫可能行不通。
為啥呢?
因為村里大部分人家的屋子都還在修繕啊,大家伙兒這兩天依舊還是住在草場,草場的大帳篷里,一家老小都住在一塊兒,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估計這也是大家伙兒,不管是漢子還是婆娘,又或者長輩們埋頭急著修繕屋子的一個主要原因。
漢子婆娘已經要躁狂了,憋不住,老頭老太太們雖然年事已高,很多體驗感方面的東西漸漸熄滅,但是他們是過來人,能感受到兒子媳婦們的煩躁不安了,有他們這些老的住在一塊兒,礙事,礙眼。
所以所有的人群里面,唯一不急著搬回村的人群,應該就是孩子們了。
一大家子住在一塊兒,晚上躺在地鋪上睡覺,大家還能聽爺奶講很久遠之前的那些故事,多好呀,才不要回村呢!
“包子哥,聽我的沒錯,回去吧,安頓下家里,明天一早安安心心去茶寮!”
“既是這樣,那我就聽晴兒你的安排。”
“我就先過去了,跟他們哥幾個通個氣!”
“好,你去忙。”
王亮走后,堂屋里剩下楊若晴和張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