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駱風棠正在書桌那里奮筆疾書,他這是寫信讓大安捎帶去長淮州,交給長淮州主管兵馬司的那位大人。 那位大人曾經和駱風棠認識于微末,兩人在南方軍營一起共患難過。 駱風棠寫信讓大安帶過去給故人,也是希望那位故人能幫忙在長淮州那邊對自己這位小舅子照拂一二。 “晴兒,你先洗,我寫完就來。” “我也不急,我先給收拾點東西,我們待會一塊兒泡腳。” 楊若晴收拾的東西,是兩顆老山參。 兩顆都有百年,放在盒子里,參體上都系著紅色的絲線,這是這一帶的說法。 說是上了百年的參,吸收了日月精華,漸漸滋生出靈性來。 有的甚至都能化形,有些山民們會在夜晚看到野外狂野中,有穿紅肚兜的小孩子奔跑,很可能那就是參娃娃。 所以為了不讓這些參跑掉,通常專業的采參人會用紅絲線將它們栓住。 此刻楊若晴手里的兩盒參,正是花了高價錢從眠牛山深山里的山民們那里收購過來的。 這種補氣固元的藥材,通常是不會輕易用,留著續命用。 此刻,楊若晴拿了出來,交給駱風棠,讓他明日早上送大安去縣城的路上,交給大安。 此趟去長淮州接旨,帶兩盒壓箱底的參過去,打點各方,可以派上用途。 而大安他自己,雖然在翰林院待了十來年,可那是清水衙門,除了楊若晴丟給大安的幾處鋪子能有進賬來維持一家幾口在京城的穩定開銷外,估計也攢不下太多的錢,手上必定也拿不出能讓長淮州官員們,又或是京城專門送圣旨下來的人驚艷的禮物。 這種時候,扶弟魔姐姐楊若晴再次上線。 好在姐夫豁達,支持姐姐的行為,也幸好姐姐家里有錢,富可敵國。 楊若晴承認自己是扶弟魔。 但是她不是一味無腦的幫扶弟弟們,她幫扶弟弟們,主要也是因為弟弟們跟自己感情好。 而且弟弟們也不是那等游手好閑坐吃山空的弟弟,兩個弟弟一文一武,都很有抱負,為人也豁達正直,所以楊若晴這個姐姐才不遺余力的幫助他們。 另一層意義上來講,楊若晴幫兩個弟弟,尤其是幫大安,也有自己的私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