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氏大驚之下,趕緊跟孫氏打聽,當時孫氏忙著陪同譚氏進屋去招待,因為孫氏想為楊若晴多爭取一些洗漱和吃早飯的時間,所以孫氏就沒跟劉氏多說什么。 這不,劉氏只能拉住門口玩耍的團團圓圓打聽了。 若是劉氏的這種心理歷程和行為方式被楊若晴知曉,楊若晴估計要笑。 也會讓她想起前世的一個趣事,據說村小有個膽子很小的老師,某一次想去縣城教育部門找領導詢問事情。 結果起了個大早趕到教育部門門口,卻徘徊猶豫不敢進去。 最后,他花了一塊錢在旁邊一個賣油條的老漢那里買了兩根油條,順便跟老漢打聽…… 搞不搞笑。 團團圓圓知道個啥呀,這些事兒他們壓根就不知曉好吧! 再者,劉氏口中一口一個姑奶奶,那是對于老楊家這邊的孫輩們來說,提到姑奶奶,理所當然就會想到唯一的姑奶奶楊華梅。 可是在團團圓圓們這里,他們印象更深的姑奶奶其實不是楊華梅,而是周家村的駱大娥! 所以剛才劉氏詢問他們的時候,三個人一直在那里轉圈子,別說出門不出門這個話題了,就連姑奶奶這個話題,三人都還沒統一思想。 這讓一旁照看孩子的芍藥和鈴蘭忍不住捂著嘴偷笑,偷笑這位四嘎婆的滑稽…… 劉氏察覺到什么,正要呵斥鈴蘭和芍藥,這時,堂屋里傳來動靜,是楊若晴從后院過來了。 劉氏趕緊吞回呵斥,急忙往堂屋門口來。 堂屋里,楊若晴也換了一身出行的衣裳和鞋子,蓉姑跟在她身后,手里拿著一只篾竹籃子糕點盒子。 籃子里面分三層,每一層分別有八個位置,每個位置恰好放下一枚鴿子蛋大的點心。 三層就是二十四塊點心,且每塊點心的口味都不一樣,甜口咸口都有,甜的也不油膩,咸的也不齁鼻子。 “爺奶來的早啊,我這邊也搞好了,咱出發吧!” 楊若晴過來后,啥客氣話都沒多說,直接就要出發。 她相信此刻的老楊頭和譚氏,尤其是譚氏,絕對也是半句嗶嗶都不想要,直接就想要去鎮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