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楊頭朝楊若晴投來一個‘還得是你’的眼神。 楊若晴感覺這老兩口啊,有時候很像兩個老小孩,他們倆處在一塊兒,一會兒又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似乎這一輩子都沒相處夠,要約定下輩子也一起過。 可是沒過一會兒,兩人鬧別扭了,恨不得這會子就掐死對方,下輩子對也不招惹誰了。 好的時候就一致對外,其他任何人都成了外人。 兩人鬧別扭的時候,老楊頭又爭吵不過譚氏,這時若是跳出來一個類似于楊若晴這樣的有力外援,老漢就會非常的高興且幸災樂禍。 “晴兒,我聽外面的聲響,咱應該到了鎮中心吧?”老楊頭又問楊若晴。 老太太坐在靠左邊窗口的地方,把著那窗口不給老楊頭看外面。 楊若晴坐在右邊窗口那邊,老漢居中,懷里還抱著圓圓,可憐的老漢想要搞清楚外面的情景,只能跟楊若晴這里詢問。 楊若晴一邊拿出外套來準備給快要蘇醒的孩子們穿上保暖,同時快速撩起簾布瞥了眼窗外,告訴老楊頭:“馬上到鎮口,還沒進鎮子呢!” “鎮子口咋就這么熱鬧了?咱清水鎮啥時候這樣人多了嘛?”老楊頭有點吃驚。 譚氏也有點疑惑不解,看到兩個孩子已經醒了,并且都在穿衣裳,于是她又偷偷撩開一點窗布,看到外面的官道兩側,果真是進進出出的行人。 推著板車的,挑著擔子的,還有趕著牛車,又或者直接就背著比人還高的背簍的…… “還真的是買賣趕集的人……”譚氏道。 楊若晴說:“原本鎮上每個月初一和十五都是趕大集的日子,這不,正月初一大家要忙著拜年,十五要在家里過元宵,所以今個正月十六,又是雙日子,又出了日頭,山里山外的村民們都忙著來鎮上趕大集呢!” 老楊頭和譚氏聽到這話,都恍然大悟。 老楊頭說:“怪不得這么多人!肯定有不少稀奇貨!” 譚氏聽到這話,心思微動,對老楊頭說:“待會車子走慢點,看看可有梅兒用得著的稀奇東西,給她帶些過去。” 老楊頭對譚氏說:“這話你得對晴兒說,馬車是駱家的,路上人又多,冒然把馬車停在路中間去買東西,我怕不方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