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些來鎮上趕集兜售農家東西的村民們,看到譚氏這個熱愛買買買的老太太,眼睛都亮了,如同看到了財神降世。 尤其當譚氏看到有個人在賣大白鵝,譚氏第一句話就是問:“這個鵝養人不?我家閨女要生娃……” 對方聽到這句話,立馬就開始滔滔不絕說了:“這鵝可是大補元氣的呀老太太,老太太真是慧眼,這鵝對產婦最好不過了……” 然后,楊永進手里就又多了一只十來斤重的大白鵝。 楊若晴手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兄妹倆走在隊伍后面,目光交換一眼,都無奈的笑了。 老楊頭先前一路都由著譚氏買買買,問問問,等到后面,老楊頭看到譚氏還是沒完沒了,而包括老漢自己在內的幾人的手里,全都拎滿了東西。 老楊頭在心里粗略一算譚氏這花出去的錢,老漢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見譚氏又朝一個賣小孩子撥浪鼓的攤位走去,老漢趕忙兒攔住了她。 “算了算了不買了,再買下去都沒手拎了,再說了,你荷包里那點錢也不是讓你一口氣花掉的,你要在閨女這里長住呢,省點吧!” 譚氏想了下,覺得也是,自己這趟可是專門過來陪閨女坐月子的呢,有的是日子出來逛街買買買。 尤其譚氏扭頭看了眼身后的楊若晴和楊永進,嗯……他們兩個四只手加起來,好像是不夠使了。 算了,先不買了。 就這樣,大家都松了一口氣,繼續趕路。 徐元明和楊華梅租賃的地方在鎮子的北面。 鎮子北面其實是鎮上有錢人的集聚地,但是那是很早之前的事兒,后面鎮上一些有錢人錢越來越多,就往縣城搬家,又或者往慶安郡等更大的城池去。 不管是為了做生意買賣,還是為了家中兒孫們念書上更好的私塾學堂,大家都抱著同樣的想法,那就是離開小鎮,往更大的地方去。 于是,很多的宅子就空出來了,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有那個財力留老管家什么的在老宅看守。 能擁有那個財力的,基本都不再屬于員外小地主了,而是真正的鄉紳大族。 類似小鎮北面的那些住宅區,基本上都是小富的人家,他們一旦去了縣城或者慶安郡那些地方立足,前提就是要變賣老家這邊的屋子。 而有些屋子短時間不好賣,所以他們也會出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