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買賣這東西,本該是一件你情我愿的事情,有句話叫買賣不成仁義在。 但是放在這里,因為何家幾次三番拒絕了買賣雪松樹的要求,結果讓這些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人,惱火了! 他們在再次摸清了何家的底細,得知何家最大的仰仗就是那個入贅女婿,其他再無任何靠山后,這些人打算強買強賣了。 胡家。 胡家的家族名字就叫胡雪松,今年五十有八,舉人出身。 胡家在慶安郡原本是寒門,但胡雪松考中了舉人,年輕時候謀了一份差事,下放到長淮州下外郡去做過幾年的小官,還當過幾年縣令。 后面告老還鄉回了慶安郡養老。 胡雪松命中一堆的閨女,一生都在拼兒子,早些年在任上,因為沒有背景后臺,家里也沒什么田產,僅靠著俸祿和平時摳的那點油水,勉強養活一家人。 后面閨女大了,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也好繼續購買年輕小妾進門拼兒子,胡雪松陸陸續續零零散散把閨女們都給嫁出去了。 終于在胡雪松四十歲那年,他的小妾給他生了個寶貝兒子,胡雪松感覺自己這輩子都無欲無求了,又過了幾年,他因為身體不好,帶著一家人回到慶安郡的老家來養老。 原本是住不起這里的宅子,結果,他其中一個女兒當年嫁了一個秀才女婿。 這個女兒是胡雪松幾個女兒里面最不看好的一個,秀才女婿當初也沒能拿出一筆像樣的彩禮,所以夫妻倆,都不怎么被胡雪松待見。 結果就是這個最不待見的女婿,后面竟然一路考中了同進士,現在慶安郡擔任郡守,把持一郡的地方行政和經濟,軍事…… 五十歲的那年,胡雪松因為身體不好,帶著精簡后的一家老小回到了慶安郡。 在郡守女婿的幫助下,買下了江邊一條街這里的某棟兩進的宅子養老。 因為女婿是郡守,女兒是郡守夫人,女兒的肚子比她小妾娘的肚子爭氣,女兒一口氣給女婿生了三個兒子,夫妻倆舉案齊眉之下,女婿對老丈人也就比較照顧。 只是女婿的這種照顧,卻是正常尺度內的晚輩對長輩的孝敬,并不存在利用自己的權利就如何如何。 可是,其他人是人精啊,他們想要跟郡守攀上關系,勢必到處找途徑,而郡守夫人的娘家胡家,自然就成了那些人的突破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