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靠自己靠自己啊! 小和尚見自己放出師傅的尊號,橄欖枝都拋到楊若晴面前了,楊若晴都不為所動。 他也沒轍,不能苦口婆心的勸說,那樣會被視為糾纏。 所以礙于那些,小和尚只得再次念了一句佛號,然后裝作一臉淡然豁達的離去。 但是他壓下去的嘴角和眼底掠過的那一絲陰霾,未能逃過楊若晴的眼。 這師徒二人,有問題啊! 她心里疑惑,但是面上卻是云淡風輕,繼續陪著福娃將最后一波烏龜放生,然后和小花一起帶著福娃離開了迎江寺。 “姐,那忘塵大師和他的徒弟,給我一種怪怪的感覺。” 走出了寺廟門口,小花終于忍不住,扭頭望了眼身后的寺廟,小聲對楊若晴這里說。 楊若晴抱著福娃,頭也不回的道:“說白了,看到我們捐獻的香火錢和放生的東西,把我們當肥羊,所以想來結交。” 至于這結交之后,是為了保持良好的香客的關系,源源不斷為寺廟謀取長久的香油錢呢,還是有別的毀三觀的想法,楊若晴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她的三觀一直都在,沒有崩壞。 只有那些三觀被崩壞的人,才能去揣度出同類的想法,楊若晴雖然潑辣是潑辣了一些,有時候還很強勢霸道,但是,她三觀是正的,所以她猜不出來,但是能感覺到不舒服,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放生完成后,趕緊帶著小花和福娃離開迎江寺。 離開這里了應該就安全了,因為這寺廟她們估計一輩子也就來那么一兩次的事兒。 “咦,娘和何嬸子她們往哪邊走去了啊?”寺廟門口的大街上,雖然已經臨近晌午,但是人流量和車馬依舊是川流不息。 香客來寺廟上香,通常都是早上和上晝,基本到了晌午飯后,是不會再來寺廟上香或者還愿的。 也正因如此,到了晌午飯點,那些香客們開始陸續離開,于是這寺廟門口的大街上各種店鋪飯館茶樓的,就越發的顧客絡繹不絕,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里吃了晌午飯再回家去。 小花四下張望,大街上攢動的人頭里,沒看到孫氏他們的身影。 楊若晴也在找,也沒看到。 “姐,要不咱倆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去找他們?”小花又提議。 楊若晴卻不贊同這么做,“我們倆不要分散,先往東頭去找,找不到再原路返回往西街來。” 若是到最后還是找不到也不用急,她就跟在附近某個地方休息喝茶的駱風棠那邊聯絡便是,讓他們過來一塊兒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