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確定外面沒有人聲也沒有腳步走動聲,這里處于一個絕對安靜的環境下之后,忘塵來到禪房內室靠墻的軟榻上。 這軟榻上放了一只蓮花狀的蒲團,墻壁上神龕里供奉著的是馬面觀音的木雕像。 忘塵伸出雙手去輔助木雕像,輕輕轉動,隨著一陣咔嚓咔嚓像是齒輪轉動的聲響后,那馬面觀音緩緩轉了一面,露出被藏在身后的一個暗格。 那暗格不是很大,里面剛好鑲嵌了一口木箱子,木箱子的外面上了鎖。 忘塵打開鎖眼,才剛剛將箱子蓋抬起手掌縫寬,里面頓時漏出金銀珠寶珍珠瑪瑙翡翠的光芒! 這些金銀珠寶的光芒照在他的臉上,他那張異常衰老,布滿了老年斑和大黑痣的臉孔,都跟著生動起來。 甚至于,忘塵還伸進去一只手,抓了一把金豆子出來,放到眼前仔仔細細的觀摩,觀摩了一番后,把金豆子放回去,又從里面掏出一根筷子長的象牙白簪子,拿在手里一寸寸輕撫。 如此反復,手里換了十來樣東西,這些東西無不是貴重的金銀首飾,銀子細軟。 甚至還有江南的絲綢,大遼的人參,南邊的燕窩,西邊的血靈芝…… 這里面的這些寶貝,都是忘塵這些年來,利用自己在迎江寺的地位和職務的便利,拉攏俗世間的一些幫手,從善男信女和那些有錢的香客們手里賺來,哄來,騙來,訛來的。 滿滿一大箱,這是他的寶貝,他的財富,他活著的源動力。 這些東西讓這個老和尚快樂,這種快樂的閾值遠比誦經禮佛,研究佛法來得更加美妙更加持久。 忘塵沉浸式的欣賞了一番自己的收藏后,這才心滿意足的將箱子重新合攏,上鎖,最后將馬面娘娘的神相歸位,蒲團擺好。 這一切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什么,禪房里一切正常,只有一個青燈伴古佛的老和尚,一生獻給了佛祖,是紅塵檻外客…… …… 原本眾人約好晌午在迎江寺附近的茶樓吃晌午飯,吃完晌午飯之后,再一起回何家。 結果出了孫氏她們仨的事情,計劃肯定要改變的,楊若晴和駱風棠帶人提前用馬車將孫氏她們送回何家,楊華忠則去茶樓將其他人接回。 何家這邊。 小安聽到消息也快馬加鞭從兵部趕回來了。 何父也被胡雪松胡老爺親自從大牢里馱了出來,送回了何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