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可不是,比他們聰明機靈的,大有人在! 但因為他們倆是楊若晴的叔叔和堂哥,所以楊若晴才給他們機會,帶著他們丟下祖祖輩輩拿到手里磨起了繭子的鋤頭柄,走上田埂,走出村子,去到城鎮里,拿起賬簿,從酒樓最底層的采辦開始做起,一點點摸爬滾打探索,跟老賬房,跟其他酒樓管事,跟酒樓大廚,跟這些行內人學習請教。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才打磨出了如今的他們。 他們一年賺的錢,比村里那些村民們幾年掙的還要多,而且這份紅利還會繼續往下照拂到自己的子女。 所以說,人脈資源很重要。 “賈掌柜是個明白人,所以他愿意跟你們小二房結親,但是他兒子賈振良年輕,還不能做到像他父親那樣目光放長遠,格局打開,”楊若晴繼續推敲當時兩個年輕人在柳堤上單獨散步談話的場景,“可能他身上還有一些城鎮里有錢少東家的習性,跟繡繡這里商談婚后事情的時候,又帶了一些生意人的精明算計在里頭,引起了我們繡繡的嚴重反感。” “而勇孝,是繡繡的心頭肉,她寧可自己不嫁,也不會容許一個相親對象對勇孝如此嫌棄,繡繡必定也出了不太好聽的言語,而賈振良又恨傲,不肯低下頭去退步去哄我們繡繡,所以最后兩人不歡而散!就算后面賈掌柜回家去從兒子那里了解到情況,想要說服兒子,都說服不了,最后婚事不了了之!” 楊若晴的這番分析,方方面面,分析的很透徹,也可以說,她把曹八妹和劉氏心里思考過的,用語言的方式說出來了。 沒有思考到的,也說出來了。 車廂里陷入一段短暫的沉默,就連劉氏,都感覺到曹八妹那陰郁翻找翻涌不停的心情,以至于劉氏都暫時沒有吱聲,用瓜子和茶水來塞住自己那張嘴喜歡說話的嘴巴。 須臾后,楊若晴打破了這份沉默,“二嫂你也不要悲觀氣餒,或許賈振良久不是咱繡繡的天命人,天命人肯定在后面的。” 楊若晴的這番安慰,讓曹八妹臉上的郁結之氣稍稍散了幾分。 劉氏見可以開口說話了,于是也順著楊若晴的話去安慰曹八妹:“好婚事往往一波三折,不說別人,你就看荷兒和梅兒,當時咱都以為她們要擱淺在家里,尤其我家荷兒,” “瞅瞅,這好幾年過去了,還不照樣遇到了李老二?如今懷了娃,日子穩穩當當的!哎呀,我這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