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后一個原因就是,就算左家不會還以重禮,就算晴兒這丫頭也不給填補上,就沖著上回正月村里遭了水災,左家那小子帶著十來條船和二十來個家丁仆從大老遠趕過來幫忙救災,就沖著這份救難的恩情,也當得起這份回報。
老楊頭都甚至恨不得將懷里的鴨貨也一并放進去,在賀禮上添一筆……
說笑了說笑了,這幾口吃食,難登大雅之堂。
“爺,你打四房那邊過來啊?今個我姑給你捎好吃的啦?”楊若晴鼻子動了動,笑瞇瞇問老楊頭。
其實先前打從老漢跨進這庫房,她就嗅到了鴨貨的麻辣鮮香味兒。
楊若晴的問,也將楊華忠他們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老楊頭的懷里。
“哈,看著個頭不小啊,差不多三斤是有的。”楊華忠說。
老楊頭笑瞇瞇看了眼懷里的鴨貨,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叫康小子轉告梅兒他們,下回要再這樣,我真不要了,做生意的人,手指頭這么松,還咋掙錢?”
楊華忠說:“這也是他們的一點心意,給你了,你收下就是了,他們做生意也不差這點鴨貨。”
楊若晴也暗暗點頭,這年頭,在飲食這塊跟后世有點不同。
后世吧,鴨頭鴨脖子這些東西,都是單獨拎出來單買的,在很多全國連鎖的品牌店里,還專門以賣鴨頭鴨脖子出名。
很多老饕甚至都不愛吃鴨肉,就愛去啃那干巴巴的鴨頭和沒幾口肉,還都是淋巴結的鴨脖子。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物質條件太豐富了,可選擇的食材五花八門亂了眼睛。
而擱在這古代,八成的老百姓都是首選滿口油脂鴨皮鴨肉啊!
不僅好吃,還管飽,能為身體提供大量的能量。
至于鴨頭鴨脖這些,很多時候都不太討喜,還死占重量。
所以有些顧客就會在買鴨子的時候跟老板那里討價還價,能不能把頭和脖子給剁掉,不想多付那部分錢。
有的老板不會答應,要賣就是整只起,但顯然,楊華梅和徐元明打破了陳規,愿意退一步實現薄利多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