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錦陵,我們晌午就不在縣城酒樓耽誤了,直接去你家,夜里我們再一起吃飯。”楊若晴微笑著對左錦陵說。
雖然大人小孩都有點餓,畢竟趕了好幾個時辰的路,現(xiàn)在去酒樓絕對能吃得下飯。
可是,真要吃完飯再去左家莊,抵達(dá)的時候就已經(jīng)到了下晝。
而下晝?nèi)ト思野菰L做客,這不符合禮貌,所以徑直過去,不耽誤功夫。
“好。”左錦陵調(diào)轉(zhuǎn)馬頭,回到了隊伍前面,不知跟駱寶寶那里說了句什么,駱寶寶點點頭,左錦陵又喊來他的隨從叮囑了句,然后他自己騎馬率先往側(cè)面一條街道去了。
車廂這邊,駱風(fēng)棠騎馬不緊不慢的陪在楊若晴的馬車旁,兩人打量著街道兩旁的商鋪酒肆,比對著前些年他們倆來湖光縣的情景。
“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那一次咱把辰兒和寶寶一起帶過來了,在縣城的酒樓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才去了左家莊。”楊若晴回憶著往事說。
駱風(fēng)棠也感嘆:“日子過的好快,這一晃又是七八年過去了,孩子們長大了,這縣城也大變樣了,修了好多路,從前有些店鋪推掉了,重新蓋了更高更大氣的鋪面樓宇。”
楊若晴也瞇起眼望著眼前這一切,說:“地點還是當(dāng)初的地點,屋舍樓宇也大差不差,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當(dāng)初那批人。”
對于每一塊土地和屋舍來說,來來回回的住客,就像地里的韭菜,一查接著一茬,冬去春來,一切看似沒有變化,卻又都在變化。
就連楊若晴和駱風(fēng)棠自己,也難逃時間的定律。
很快,從后面追上來的馬蹄聲將他們的思緒拽回了現(xiàn)實。
“錦陵?你怎么從后面出來了啊?”楊若晴好奇的問。
左錦陵將手里的一只食盒遞給楊若晴:“姑姑,此去我家少不得還有半個來時辰,我給你們帶了一些吃食墊吧肚子。”
“哎呀,你這孩子,真是細(xì)心哈!”
楊若晴打開食盒,一股香味撲鼻而來。
食盒分好幾層,每一層都是不同的小吃,酸甜辣都有,還有用葡萄干蒸出來的米糕,里面放了去核紅棗。
“蒸米糕是我們這邊的一道小吃,甜而不膩還很軟糯,還能扛餓,倆弟弟應(yīng)該喜歡。”左錦陵接著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