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前兩天兩人出去捕魚,捕上來的魚,據說把船倉都快填滿了,今天,又是陸地上的飛禽走獸‘遭殃’,只能說,這兩個孩子的捕獵能力,不是一般的厲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八字真諦,在他們倆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 比起駱無憂的得意自豪,左錦陵則謙虛很多。 “晴兒姑姑謬贊,這里多半都是無憂姐姐的功勞,我不及他!” 駱無憂聽到這話,朝左錦陵挑眉,并且還拍了下左錦陵的肩膀:“我的箭術是我爹教的,你以后這方面有什么不懂的,盡可以來問我!” 左錦陵點頭,當場致謝:“好,到時候我定跟無憂姐請教!” 兩個孩子之間的對話,落到大人們的耳中,聽不懂的,如同左老夫人那種,只是覺得欣慰,倆孩子一起共同進步。 還有一種聽不懂的,那就是君蘭和王燕可母女。 她們有種深深的危機感和無力感,因為這兩人到時候能借著討教箭術名正言順的湊在一塊兒。 但是現場卻是有三個人能聽懂,準確意義上來說,不是聽懂,而是看懂。 這三個人正是左君墨,駱風棠,以及楊若晴。 他們仨通過對這些獵物身上中箭的痕跡,一眼就能看出這兩孩子箭術的高低之分。 就這么說吧,雖然從明面上,駱無憂獵到的獵物是占據了總獵物量的大頭,但是,箭術的精妙之處并不在于明面上的數量。 要看獵物中箭的部位,獵物的形體,習性,奔跑的軌跡……綜合這方方面面來推演獵物當時是在一個什么樣的情況下中箭。 就這么說吧,駱無憂射中的獵物,抬回來基本都斷氣了,就算沒斷氣,那也是奄奄一息。 但左錦陵射中的獵物,那就非常的有技巧,既能破壞獵物的行動能力,又能保證獵物的生命力,遇到某些皮毛很有價值的獵物,他的箭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皮毛的完整。 對于那些形體小的獵物,駱無憂射中的幾率比左錦陵小很多很多。 駱無憂射中的基本都是體型大一些,比較顯眼的。 而且獵物身上很多時候都中了好幾只箭才被控制住行動,而左錦陵不僅能射殺拳頭大的小野雞,他還能射中大體型的狍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