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印刷與造紙-《霜雪照曦言》
第(1/3)頁
眾人聽聞邵曦之言都是面面相覷,這印刷之術(shù)中原之地早就有了。
每有書籍編撰完成后,便會請工匠在木板上將書籍內(nèi)容雕刻成版,涂上墨汁之后將紙張覆蓋其上均勻拂拭,使雕版上的反向文字能夠印在紙張之上,再將印刷好的不同版面的紙張裝訂成冊,便成了一本本印刷好的書籍。
可如今這邵曦口中的活字印刷又是怎樣的技術(shù)呢?
邵曦見在場眾人不明就里,于是便開口解釋道:“這印刷之術(shù)雖是早已有之,但卻諸多弊端。例如雕版之時一旦出現(xiàn)錯漏,便要整版作廢從頭再雕,實在是耗時耗力;另外,雕版所用皆為木料,受潮遇水極易變形,成印數(shù)量極其有限;由于木料紋理不勻,雕版難度也相對較大;書籍印刷完成之后,雕版的存放也占用了大量的空間,而且還要做好防腐防蛀,實在是勞神費力;木質(zhì)雕版大量堆積存放又極怕起火,實在是諸多不便。”
聽了邵曦的分析,白鼎公和柳行齋二人都點頭認同。這的確是目前印刷術(shù)所面臨的常見問題,但卻一直沒有想到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邵曦見兩位夫子認可了自己對目前雕版印刷術(shù)的看法,便繼續(xù)道:“那么針對以上我出的這些弊端,逐一解決便可形成我之前所的活字印刷。首先,為了防止整版雕刻出現(xiàn)錯漏,我們可以將整版雕刻的文字拆分成獨立的單個字,這樣就算某一個字雕錯了,廢掉也不可惜,省工省時,不用時還可拆開存放,節(jié)省空間;既然木質(zhì)雕版受潮遇水容易變形,那么我們就把它換成銅質(zhì)的便解決了變形的弊端,印刷起來可大批成書成冊,而且銅也較為柔軟,質(zhì)地均勻,不怕起火,雖然雕刻難度比木質(zhì)雕版大一些,但也并非不能做到。如此一來,每次印刷便可根據(jù)需要靈活調(diào)整文字排列,印刷完成后可將印版拆散成獨立的字塊,重新組合編排成下一版。如此反復(fù)排版印刷,豈不比雕版更加的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邵曦的這番分析解釋,著實是讓在場眾人吃了一驚。
雖然之前每個人都知道雕版印刷的弊端,但卻始終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法,如今聽邵曦這么一,倒確實解決了眼下所有的問題。
邵曦經(jīng)過白鼎公的同意,在原本專門負責(zé)抄錄的房間騰出了一塊地方,讓工匠們將事先準備好的排版工具擺放安裝起來。
這套活字印刷的工具是邵曦綜合了原來世界中幾個朝代的活字印刷技術(shù),比如宋代畢昇的活字排版,宋代周必大的銅活字,元代王禎轉(zhuǎn)輪排字盤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等等。
總之,邵曦將他在歷史書中所學(xué)到的,能夠用得上的活字印刷技術(shù)全部都搬了出來。
當白鼎公等人眼看著幾位工匠將雕刻好的銅活字塊組合排列成一篇文章后印刷成文,一個個都大感震驚,不禁感嘆為何之前他們從未想到將雕版改成排版?既靈活省時,又節(jié)省了大量的材料和人力。
最不可思議的是那轉(zhuǎn)輪排字盤竟可進一步加快排版的速度,是從前雕版根本無法相提并論的。
白鼎公與柳行齋兩位老夫子一邊觀看著工匠們印刷的過程,一邊不停地感慨這活字印刷的效率。
白鼎公忍不住對邵曦問道:“像這般用活字排版印刷,一月可印出多少本書?”
邵曦想了想,道:“若是活字數(shù)量較少,只能一版一版地排,一版一版地印,的確是有些慢。但若是大量的雕制銅活字,眾人一同排版,每一組人負責(zé)排版印刷其中一頁,一個月下來豈止印出成千上萬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靖西县|
许昌县|
昭平县|
江孜县|
隆安县|
台湾省|
永嘉县|
兴海县|
吉木乃县|
滦南县|
镇原县|
景谷|
黄陵县|
平罗县|
玛曲县|
威远县|
扶沟县|
炎陵县|
会昌县|
普安县|
禹州市|
化德县|
新竹市|
曲阜市|
萍乡市|
南投县|
永顺县|
右玉县|
拉萨市|
繁昌县|
陵水|
邵阳县|
佛坪县|
东乡县|
鄂州市|
融水|
石台县|
习水县|
霍州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