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前往余江郡-《霜雪照曦言》
第(2/3)頁
“這是五龍推山掌十六式中的最后一式,名曰俯瞰蒼生。你眼下只需將發招的手勢及引導元氣的方法記在心中即可,五龍訣為師不能傳授給你,只能看你將來的造化。若是有機會得到與此招式相匹配的功法要訣便可發出此招,而且你可在原有的基礎上按照要訣的需求做些改動,讓其在你手中更加合用,甚至能發揮出更強的威力。”
一般人都知道武功技法中最后一式一般都是最強的一式,孫不在如今將五龍推山掌的最后一式傳給邵曦已是擔著違背太常教教規的巨大壓力,畢竟邵曦不是入門弟子,并非是真正的太常教門人,所以孫不在今日做到這種程度已是仁至義盡。
邵曦心中自然明白這些道理,孫不在為他做這么多,已是表明在心中將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雙膝跪地,拱手過頭,邵曦鄭重其事地給孫不在磕了一個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孫不在收他做了徒弟,更是將他當作了自己的孩子,邵曦也自當投桃報李,記下這份恩情。
“師父授業之恩,徒兒終生難報,今后徒兒行走江湖必不辱沒師父名聲,定會多行善舉,心系下,兼濟蒼生,弘揚太常教武學。”
孫不在伸手將邵曦拉起來,欣慰地道:“你的武學賦自不必,從你上山歸還《太常心經》到后來你處理桐山五鬼之事,為師對你的人品也是心中有數,為師相信你。縱有不舍,但也終須一別,早些下山去吧!去做你該做之事,將來若有機會,你我師徒終究還會再聚。”
“嗯!”
雖然相處時日不長,但邵曦對面前的這位師父也是充滿著不舍之情。不單單是因為孫不在救過他的命,更多的是因為他的豁達、大度與慈愛讓邵曦有種父親的感覺。
正如孫不在所,縱有不舍,也終須一別。邵曦與老吳向太常教的眾人辭別之后便一同下山。
臨走之前,李清玄一再地對邵曦的救命之恩道謝,搞得邵曦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來到山下接引亭,二人取了馬匹。這一個月下來,那兩匹馬被喂得膘肥體壯,看起來這接引亭的道士還是挺靠譜的,只是如今馬被喂得這么肥,還跑不跑得動啊?
離開五龍山,邵曦與老吳改變方向一路向東南而行,直奔著余州余江郡而去。這段路途可不算近,兩人足足行了十幾日,雖然老早便進了余州地界,但是余江郡在余州的南面,所以在余州境內又趕了好長的一段路,終于是趕到了余江郡。
余江郡之所以被稱為余江郡,是因為在余江之畔,這余江乃是景元國境內最大的一條河流,江南之地也是景元國最富庶之地。
雖在糧食產量方面不如原州,但因漕運發達,所以江南的商貿異常興盛,加之氣候宜人,植被四季常青,故紡織業、手工業也很盛校
景元國內的絲綢錦盯陶瓷器皿、木制家具、美食名茶皆大多出自于江南地區,是景元國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財富聚集之地。
邵曦兩人趕至余江之時色已晚,只得在離江畔還有上一段路程的余水鎮暫時落腳,余江城就在江的對岸,只能等明日趕至江畔才能擺渡過江,今夜只得在這鎮上找家客棧過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榆中县|
光山县|
当雄县|
革吉县|
揭东县|
屏南县|
洪泽县|
林口县|
类乌齐县|
铁力市|
屯门区|
堆龙德庆县|
玉山县|
乌兰浩特市|
孙吴县|
体育|
玉林市|
英山县|
布尔津县|
广丰县|
平度市|
丹寨县|
依兰县|
封开县|
江都市|
阳东县|
年辖:市辖区|
永春县|
普宁市|
台前县|
兴文县|
噶尔县|
湖南省|
崇州市|
临桂县|
大安市|
鞍山市|
孟津县|
镇远县|
虎林市|